越南不斷突破 成加拿大在東盟的最大貿易伙伴
2015年,越南成為加拿大在東盟的最大貿易伙伴,雙向貿易額達37.09億美元,比2014年增長23.9%。越南對加拿大貿易順差額達32億美元,同比增長24.8%。
2015年,越南從加拿大進口總額大5.13億美元,同比增長18.7%,占加拿大出口總額的0.13%。越南在加拿大進口貿易伙伴排名中位居第35位,比2014年升四位。
越通社駐加拿大記者援引加拿大統計局剛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越南對加拿大出口額占該國進出口總額的0.76%。越南在加拿大出口貿易伙伴排名中位居第12位,比2013年上升五位。
同其他東盟國家相比,越南與加拿大貿易居越南與東盟十國貿易第一位,其次是泰國(32億美元)、印尼(27億美元)、馬來西亞(26億美元)等。
2015年越南對加拿大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電力和電子設備;針織品類;紡織品服裝;鞋類;印刷機、傳真機、計算機及零件;木制品;海水產品;手提箱、手包;腰果;加工食品;鋼鐵制品等等。
其中,出口額最大和增長速度最快的是電力和電子設備,出口額和出口增長率分別為8.07億美元和208.9%。
相關鏈接:
越南鞋業發展同時存在三大短板,而這正好是晉江鞋產業鏈優勢互補的發展機會。
柯育分析說,第一大短板是越南生產原料依賴進口。越南鞋業起步較晚,雖然其改革開放始于1986年,但鞋業發展這塊一直不慍不火,物料極度匱乏,直到上世紀末,仍以接加工形式的零散訂單為主,整個鞋產業缺乏核心優勢,鞋材等相關配套產業仍亟待完善。截止到2014底,越南制鞋業國產化比例僅為55%,而45%的生產原料則需要進口。
據越南國內媒體報道,越南現在每年都需要從外國進口大部分的用于制鞋的原材料,本地企業只能生產低質量的帆布、鞋底和鞋線。大部分的鞋機生產設備和鞋材皮革等仍以進口為主,其中,僅制鞋用料皮革一項,進口占比就超過七成,在這一定程度上,會對越南快速發展的鞋業提出不小的挑戰。如何解決原材料問題,迎合一體化需求,增加本地化比例,這是越南鞋業發展必須要應對的課題。“目前越南鞋服原材料進口中,中國占了相當大的比重,而這正是晉江鞋材走出去的絕好機會。”
第二,技術創新不足。從目前來看,作為全球第四大鞋類生產出口國,越南制鞋業的優勢資源為勞動力成本較低,但是從長遠發展看,僅憑勞動力優勢來打天下,顯示是不夠的。勞動力成本低只是相對而言,隨著社會的發展,物價、消費、通脹、貨幣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勞動力的優勢將會被稀釋掉。
現在越南制鞋業缺少技術研發能力去設計、建立自己的品牌和生產線。盡管勞動力成本低,但是大部分工人只擁有有限的技術,同時生產率很低。在未來5年里制鞋業如果不在設計和研究新產品、生產能力和分銷等方面加大投資的話,越南制鞋業的發展將陷入瓶頸狀態。
第三,投資大環境。受政治因素的影響,越南頻發針對外國投資者和企業的暴力打砸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產業投資的風險性。這類政治環境的不穩定性事件會極大地影響和阻礙外商投資越南的積極性,再加上快速改革所遺留下的長期通脹問題、多年緊張的勞資關系等,都將是越南鞋業現實發展中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針對越南因當地鞋業輔料市場不規范,配套產業鏈不成熟,很多福建以及浙江生產鞋材廠家和貿易商希望越南有個專業的鞋材市場,在柯育的召集下,越南福建商會幾位領導一起成立了越南閩商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并著手策劃越南鞋服(中國)物流園區方案。據柯育介紹,按照設計的方案,園區里面將規劃有展示和辦公一體的展示廳,以及配套的倉儲和生產鞋服輔料的專業廠房,整個設計效果圖將在4月18—21日在晉江舉行的體博會展示出來,至于何時落地將取決于當地政府對園區手續的批復。中國鞋服園區的建立,將有利于泉州眾多鞋服產業鏈的企業走出去,搭乘“一帶一路”的順風車,更好地發力國際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