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紗智能化是我國紡織產業發展的方向
近日,環球裕華杯2016中國紗線質量暨新產品開發技術論壇在山東泰安舉辦,600多位來自紡織行業產業鏈的代表,圍繞深化智能高效轉型驅動產品技術創新主題,探討棉紡織企業轉型升級的新思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表示,紡紗智能化是我國紡織產業發展的方向,不少企業已經認識到了其重要性,這為下一步成熟的智能紡紗生產系統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山東華興紡織集團是我國棉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的代表企業。其董事長胡廣敏在論壇上表示,互聯網技術在商業端和服務領域快速發展,但在工業領域還未探索出有效的路徑,并未深入制造業的底層。智能制造技術在紡織行業的應用不是為了趕時髦,而是現實的迫切需要。對華興而言,智能紡不是口號和概念,而是能幫助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的一種模式。
目前,華興紡織集團已經建成國內首條智能化紡紗生產線,該智能紡紗生產線采用特呂茨勒清梳聯設備2套,立達精梳設備1套,立達在線監測并條機8臺,青島環球粗細聯合智能粗紗機系統粗紗機13臺套,印度郎維緊密賽絡紡1680錠細紗機30臺及薩維奧自動絡筒機30臺。生產線采用了全球首套無人編織袋包裝輸送系統,從絡筒機取紗、輸送、品種識別、機器人卸紗、堆垛、機械手拆垛、配重篩選,到自動套袋、編織袋自動成包、自動貼標、自動碼垛、自動入庫、自動出庫,整個流程無任何人工直接參與,是真正的無人智能包裝輸送系統。
所謂智能化,是指由現代通信與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紡織行業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匯集而成的綜合應用。胡廣敏表示,工業化提升到自動化,也就是所謂的兩化融合,這些不能叫智能化。智能化的核心應該是智和能融合在一起。現在的智能化做到了智,即使用技術等諸多手段,將很多數據收集起來,然而數據只是一個手段,只有反復使用數據,才是智能化。所以,華興紡織集團與三星集團SDS公司以及鄭州天啟自動化系統公司合作開發了國內首套智能紡系統。
該套系統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技術,實現了對每個工序和作業點的可視化監控,客戶可以實時通過互聯網了解訂單的進度和質量情況。同時系統可以將實時數據傳遞集成和分析,以數據分析反向指導生產管理,實現集生產狀態遠程監控、產量報表自動生成、質量數據實時監視、訂單實時跟蹤、無縫集成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等功能于一體的管理平臺,從而實現生產全流程的網絡化、集成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管理精細化水平。胡廣敏表示,應用智能紡系統改變了企業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維,使人、設備、軟件系統融為一體,互聯互通。應用智能紡系統后,產品質量持續穩定,一致性好,同時生產效率提高了36%。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