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棉出庫進度偏慢 節奏上不去
1、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5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35.16億美元,環比增長12.74%,同比增長0.53%。其中,紡織品(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額為102.05億美元,同比增長1.59%;服裝(包括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額為133.11億美元,同比下降0.27%。
2、6月12日,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計劃掛牌出庫銷售儲備棉3.01萬噸,全部為國產棉,實際成交2.88萬噸,成交率95.57%,平均成交價格12030元/噸。截至6月12日,2015/2016年度儲備棉累計計劃出庫76.38萬噸,累計出庫成交74.49萬噸,成交率為97.53%。
現貨方面:棉花指數3128B價格為12656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上漲11元/噸。
倉單庫存:交易所注冊倉單877張,有效預報846張。(每張對于棉花40噸)。
觀點總結:因受技術性賣盤打壓,美棉期貨振蕩回落。國內方面,儲備棉出庫進度偏慢,拍賣成交率高企,短期支撐現貨市場棉價;但政策面依然存在變數,調整拋儲政策增加市場供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預計棉價將維持振蕩。技術上,鄭棉1609合約振蕩上漲,短期仍呈現區間振蕩行情。操作上,建議暫時觀望。
相關鏈接:
作為中國紡織產業基地縣,江蘇省海安縣紡織業持續呈現高位走強發展態勢,2015年全縣171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開票銷售369.39億元,同比增長10.41%,為海安成為南通市首家工業開票值超千億的縣(市)打下堅實基礎。
海安紡織業能夠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原因之一就是海安重視科技轉化,積極引導紡織企業不斷增加科技投入,積極與高校、科研機構等開展形式多樣的產學研合作,為企業長遠發展提供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撐。
海安每年定期舉辦紡織絲綢錦綸產業科技成果發布會、中科院專家走進海安等活動,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產學研實現全覆蓋;建有聯發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認可實驗室(CNAS)、國內絲綢行業唯一的國家桑蠶繭絲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蠶絲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江蘇省首家色織行業國家認可重點實驗室(CNAS)、江蘇省色織紡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新型纖維紡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特種尼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多個科技創新平臺。
此外,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海安分院落戶海安,聯發集團、雙弘紡織、鑫緣集團、文鳳化纖等重點企業均建成企業研究院,有1800多名紡織科技人員從事技術創新,承擔了100多個國家、省科技項目,每年自主開發的新品種、新花型、新材料的色織面料1000多個,天然彩色繭絲、功能性真絲家紡和桑蠶繭絲綜合開發等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多項產品被認定為國家、省高新技術產品和自主創新產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