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棉花的拋儲始終成為壓制價格的砝碼
2017年和2016年相比,棉花的價格重心將出現上移,但是國內棉花的拋儲始終成為壓制價格的砝碼,且國外略寬松市場也將起到抑制作用,預計明年棉花價格將繼續維持上漲的態勢,但是幅度有限。從棉花價格指數看,13300-18000元/噸或將成為2017年棉花價格運行的主要區間。站在年末回顧2016年的棉花市場,棉價漲勢如虹,一路由9990元/噸漲至16975元/噸。對今年棉花的上漲,深究其原因,則可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市場供應偏緊,二是資金推動。
在市場棉花產不足需的背景下,國儲棉拋儲延期直接引爆了市場,現貨市場供應不足推動棉花直線拉升上漲,而之后國儲棉公檢速度慢、數量有限、出庫難、貿易商囤貨等原因又為棉價提供了持續上漲的動力。此外,在貨幣寬松環境下,資金持續流入商品市場則是拉動棉價上漲的另一個原因。
今年9月起的棉價上漲階段更多是資金的推動,中秋國慶之后樓市調控政策紛紛出臺,樓市開始降溫,與之相對應的則是紅火的商品市場,加之以在人民幣貶值周期中,作為生活必需品的棉花無疑有著其天然優勢,盡管速度放緩,但是棉價上漲趨勢是相對明確的。而對于2017年的棉花市場,推動棉價上漲的這兩個條件依然存在。
據天下糧倉數據統計,2015/16年度國內棉花的消費量在764萬噸,產量490萬噸,進口量98萬噸,供需缺口達176萬噸。而本年度國儲棉的拋儲成交總量在265.92萬噸,有效彌補了本年度供需上的缺口。對于2016/2017年度,預計國內棉花的消費量在756萬噸,產量461萬噸,進口量90萬噸,供需缺口達205萬噸,但是新年度將繼續安排拋儲以確保棉花供應。
對于國外棉花市場,就美國農業部(USDA)12月產需預測報告來看,2016/17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269.5萬噸,消費量2436.3萬噸,期末庫存1940.9萬噸,其中除中國外全球棉花產量1812.3萬噸,消費量1658.2萬噸,期末庫存899.1萬噸。全球庫存消費比在14/15年度創出新高后已連續兩年下滑,但除中國外全球庫存消費比則基本穩定且預計在16/17年度有小幅上升。
由于中國有棉花進口配額制度,即1%關稅內配額為89.4萬噸,超出部分實行滑準稅且基本無配額,加之以仍居于高位的國儲庫存下的拋儲政策,因此國內市場與國際棉市之間的直接聯動關系弱化,新年度除中國外全球棉花供應略偏松。但是全球市場中印度和美國是很大的變數,美國注重作物價值比較,而印度棉花產量倚重于季風降雨是否充分,且需注意中國棉紗進口對棉花形成的替代作用。但總體上,全球棉花仍處于去庫存周期中,盡管近兩年消費可能難以大幅增長,但是棉價仍將是一個重心上移的過程。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