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發展新思路:蓄力,創新亦或自救
行業內上市公司的動向是整個產業發展的風向標,更是制革企業發展模式的前瞻性代表。到底是另辟蹊徑還是繼續深耕,是坐以待斃還是尋求突圍,想必每個企業都會依據實情來做自己的選擇。不過針對行業的困境,如何自救是大家都需要思考的問題。思路決定出路,行動決定未來,目前企業的普遍共識是皮革行業已進入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時期,通過科技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發展綠色生態皮革必定是未來發展趨勢。近幾年來國家不斷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將促使一批生產裝備落后、工藝技術水平不高,尤其是蓄力,創新亦或自救 聊皮革發展新思路環境投入不足、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的企業淘汰出市場。
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李玉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已成為世界制革大國,正努力向皮革強國轉變,在由規模化發展向質量驅動模式轉變的過程中,必須牢記 “環保是皮革行業發展的生命線”,把落實排污許可制度作為提升皮革行業環保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他談到“制革企業需自強,首先,環保問題需要相當的重視,皮革業是一個符合循環經濟的傳統富民產業,目前我國的輕革、皮鞋、毛皮等產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世界皮業大國。強化環保是大勢所趨,也是皮革行業自我加壓,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另外,制革行業需要不斷的技術交流和技術創新,加快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要鼓勵廣大一線員工對工匠精神的追求,在學技術、練本領、比技能、創一流的工作熱情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我國經濟運行平穩增長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國具有極具潛力的巨大內銷市場、完整的產業鏈條、高效的產業集群、高素質產業隊伍、世界第一的巨大產能優勢,短期內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能夠承接這種巨大的產能,這些都是中國皮革產業發展的有效基礎支撐。”
制革行業資深人士徐先生告訴記者,作為一名一直工作在一線的行業人士,他認為,制革也得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能與社會脫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經濟及大數據時代的便利。皮革企業要探索符合自己企業特色的“互聯網 +商業模式、互聯網 +管理模式、互聯網 +生產模式、互聯網 +營銷模式”,真正實現皮革企業經營模式的互聯網化,即利用互聯網平等、開放、協作、分享的精神來顛覆和重構整個企業及行業的價值鏈,實現皮革企業的騰飛。其次,要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例如制革 +汽車、制革 +體育、制革 +健康產品系列的跨界,多行業聯合。加強人才培養,助推企業發展,皮革企業要摒棄家族企業原有用人觀念,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嘗試和放心使用職業經理人,建立相應的職業經理人制度。通過產、學、研相結合,重點培訓、培養核心人才,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建立中高層核心人才股權激勵機制,建立企業人才職業生涯規劃,做到人才與企業同發展,為企業未來發展集聚后勁,尤其是提高中高層管理及技術人員的現代經營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和決策能力。
企業要引進國內外高端管理、技術、金融、營銷人才,全面提升企業產品開發能力和管理水平。皮革企業為獲得利潤最大化和提高核心競爭力,一定要注重資本的運作。“制革企業的上市,既是資本的運作目標,也是企業革新的動力,更是企業轉型升級的利器。企業上市成功是一種脫胎換骨的新生,因為皮革企業上市不僅能為企業發展籌集資金,也會引入更全面的決策機制、戰略合作機制和嚴格的監管機制,從而降低企業運營風險。”徐先生還表示,“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升級改造會更具有生命力,傳統從業人員能夠深刻理解行業的固有運作模式與痛點,+互聯網能夠更好地運用技術手段解決這些痛點,并有效壓縮供應鏈、釋放利潤。”
一些制革老板認為,由于中國皮革業高度的外貿依存度,皮革業在 2017年,特別是整個上半年,將很難有所起色,所以企業必須有充分的過苦日子的心理準備。不過,記者認為,經濟大環境不振,并不是企業無作為的借口,行業也不能坐以待斃。相反,企業恰好可以在這次危機中,好好地反思一下過去的發展思路。這是個最好的年代,也是最有活力的年代,互聯網+、智能制造猶如撲面而來的清新空氣,能給行業帶來強勁的轉型動力,各特色區域以區域品牌優勢和特色創意可以積極地探索轉型升級之路,讓老基地煥發新活力。展望未來,中國發展的時與勢、艱與險,將傳統的制革行業也推到了創新發展的風口。如果說過去的幾年主要是政策上的影響,未來行業內的整合將主要受市場因素的驅動,無論是大浪淘沙的優勝劣汰,還是未雨綢繆的轉型升級,每個企業都應該有自己的行動和思考。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