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怎樣實現“智能定制?”?
點擊按鈕,“私人裁縫”第一時間上門量體;上傳圖片,專屬西裝幾個工作日后就能來到你身邊。技術進步和消費升級正在推動服裝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時代加快到來。
智能制衣技術是否成熟?個性定制服裝離我們還有多遠?在近日召開的中國服裝定制高峰論壇上,企業家、設計師和市場分析人士等匯聚一堂,圍繞服裝業怎樣實現“智能定制”展開了一場頭腦風暴。
個性定制正在顛覆千篇一律的同質化產品,推動整個產業生產方式、交換方式的革命性變革。有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私人定制服裝市場規模1022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2000億元。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市場需要以技術為支撐。定制服裝走進尋常百姓家,智能制衣技術尤為關鍵。大數據、智能制造、3D試衣等軟硬件技術的發展,突破了量體、打版等以往難以規模化的關鍵環節。柔性供應鏈的建造,降低制造成本、縮短定制周期,讓批量定制成為可能。當前,不少服裝企業紛紛轉型,在量體、制衣、試衣等多個環節引入智能技術,涉足定制藍海。
報喜鳥就是一個例子。浙江報喜鳥集團副總裁邱成奎在論壇上說,依托云數據和云制造,報喜鳥在流水線上實現包括電腦讀取個性數據、智能機床精準剪裁、自動匹配面料輔料等多個環節在內的智能生產,較傳統手工藝定制服裝效率提升6倍,定制生產的產量、合格率也大幅提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論壇上說,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將是服裝業發展的重點方向。我國也將從政府層面推動相關技術發展,制定服裝測量標準、人體數據庫建設標準等,使技術與時尚無縫對接。
除了技術,產業鏈的協同配套也少不了。
在個性定制的大潮下,不少企業專注于智能定制的一個環節做配套服務,提供智能量體、智能制造或面料輔料搭配等,不僅為自己拓寬了空間,也加速了行業定制化進程。
淘寶男裝定制項目總負責人袁立葉在論壇上說,在互聯網推動下,消費者與生產企業信息交互平臺、產業鏈協同供應平臺、智能物流平臺、智能管理系統等紛紛出現,服裝產業鏈逐步變成開放、共享的生態鏈,人人可以購買定制服裝,人人可以為定制提供服務。
中國服裝協會也發起成立了“中國服裝智能制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打造信息資源平臺、研究開發平臺和成果推廣平臺,加速智能制造意識與技能的雙重落地。
孫瑞哲說,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將促進品牌與文化創意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融合發展,推動企業精準定位各層次差異化需求,開發多元化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形成包涵生活哲學和審美價值的品牌文化,將中國文化和藝術在服裝上“投射”,提升整個產業的附加值。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