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1.68億!曾經的“中國西裝第一品牌”杉杉,易主這家陜西企業!
2020年2月4日,曾經的“服裝第一股”杉杉股份,將其所持有的杉杉品牌運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杉杉品牌”)48.1%的股份,作價1.68億元轉讓給包括陜西茂葉工貿有限公司在內的多家公司與個人。
此舉表明,在失去控股權的同時,杉杉品牌也不會再以任何形式出現在其“母公司”的財務報表之中。
公告顯示,陜西茂葉工貿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11日,注冊資本180萬,經營范圍涉及服裝及輔料、鞋帽及輔料的生產、加工、銷售;計算機軟硬件的開發、銷售;裝飾材料、辦公用品、體育用品、化工產品(易制毒、危險化學品除外)、機電產品、百貨、五金交電的銷售,其實際控制人駱葉飛任杉杉品牌公司董事兼總經理。
杉杉品牌運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23日,注冊資本1.33億元,經營范圍涉及品牌運營管理、品牌策劃、服裝、針紡織品、皮革制品、勞動防護用品的制造、加工、批發、零售。
記者查閱財報了解到,2018年,杉杉品牌實現營業收入7.90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4883.67萬元,2019年前三季度,杉杉品牌實現營業收入5.6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417.62萬元。
杉杉股份同意,在公司股東大會批準的前提下,連續三年為杉杉品牌公司提供運營資金授信擔保(“授信擔保”),擔保額度分別為第一年不超過人民幣三億元、第二年不超過人民幣兩億元、第三年不超過人民幣一億元。但杉杉品牌公司須按照公司授信擔保條例向公司支付擔保費用,且買方應以其在杉杉品牌公司持有的全部股份就授信擔保向公司提供反擔保。
此外,杉杉股份于2016年與杉杉品牌公司簽署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在本次股權轉讓后繼續有效。
杉杉股份指出,此次交易符合公司聚焦鋰電池材料核心業務的發展戰略。近年來,公司明確了聚焦鋰電新能源,以鋰電池材料產業為核心,進一步做大、做強、做精鋰電池材料業務的發展戰略。本次公司出售經營相對獨立、業績貢獻占比較低的杉杉品牌公司(系公司服裝業務主要經營管理平臺)股權,是對公司發展戰略的進一步落實,有利于公司更加專注于核心業務的經營發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及業務結構的不斷優化,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此次次股權轉讓后,杉杉股份對杉杉品牌公司的持股比例將降至19.37%,公司將不再對杉杉品牌公司實施控制,杉杉品牌公司將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
圍。公司將根據股東權利委派一名董事參與其日常經營管理,并通過以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利潤分配等方式分享杉杉品牌公司未來的經營成果。
資料顯示,杉杉由鄭永剛于1989年創立,憑借其高品質、時尚精致的制作,杉杉在短時間內便成長為中國西裝第一品牌,一句“杉杉西服,不要太瀟灑”的電視廣告語使其在國內一炮而紅。
1991年,在鄭永剛的帶領下,杉杉開始探索企業改制,先從國有改成集體,隨后再改為股份制。1996年,杉杉成為中國服裝業第一家上市公司。
不過在杉杉最輝煌興旺的時候,鄭永剛開始轉型,鄭永剛表示:“服裝做得再好也很難做成優衣庫、Zara那樣的國際知名度,因為不管是工藝、技術,還是設計,我們都在跟隨時尚,而不是引領時尚。”
在鄭永剛看來,既然改變不了在服裝領域的被動局面,那就需要改變企業的戰略決策。1999年,鄭永剛將杉杉總部移師上海,開始尋找新的轉型機會,1999年5月,杉杉與鞍山熱能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投資成立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2001年,雙方投資的國家863項目——“中間相碳微球”正式投產,終結了日本企業對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壟斷。
紡織服裝行業分析師程偉雄表示,當下本土品牌企業一個共性就是“燈下黑”,永遠都在“跨界”、“學習”、“模仿”、“創新”、“轉型”自己不擅長的,自己擅長的已經自己讓它“落后”了。需要看到的是模式的“轉型”“創新”是無法“模仿”和“學習”,更不能隨意“跨界”讓自己的企業迷失在市場重構的十字路口當中;每個企業的發展模式或者商業模式在特定的市場階段是踩準了發展風口,隨風起飛不是“豬”的牛逼和實力,而是這陣風的強勁;
業內人士表示,紡織服裝零售增速隨社零增速放緩而放緩,線下流量向購物中心及大型商圈轉移,線上流量存在向頭部品牌集中的趨勢,共同推動行業內品牌競爭加劇,影響品牌銷售及盈利能力。
華金證券研究員王馮指出,經濟增速放緩時期內,消費者存在削減紡織服裝消費,從而將預算留給生活必需品與消費升級品類的趨勢。日本經濟增速放緩的1978年至1986年,剔除其他襯衫后的家庭男裝消費量年復合增速約-1.2%,家庭女裝消費量年復合增速約-4.6%,國內服裝消費在消費增速放緩趨勢內表現欠佳。另外紡織服裝出口在中美貿易關系變化、產能向東南亞轉移過程中有所下降。因此,2019年以來,紡織服裝行業景氣持續下行。三季度紡織服裝企業景氣指數已較2019年初明顯下行。
而受消費大環境影響,Euromonitor預計,2019年及2020年服裝市場銷售額增速將保持在3%~4%左右,較2018年的近8%增速明顯放緩。宏觀經濟環境影響消費信心,服裝消費增長放緩。
杉杉品牌預計,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純利將較2018年度純利約3621萬元人民幣相比下降幅約70%-90%,即362萬元至1086萬元,杉杉品牌解釋稱,業績下降主因內地經濟及內需增長放緩,其人員工資及裝修等各項經營成本增加所致。
而杉杉品牌的母公司杉杉股份,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材料綜合供應商,擁有正極材料產能6萬噸,負極材料成品產能8萬噸,電解液產能4萬噸。公司聚焦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等核心業務,在產業鏈洗牌期的背景之下,圍繞“規模+優質客戶+成本控制”三大關鍵變量布局。
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杉杉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5.15億元,同比增長2.08%,實現盈利2.88億元,同比下降72.71%,實現扣非盈利2.14億元,同比下降44.51%;其中三季度單季實現營業收入20.73億元,同比下降0.99%,環比下降13.95%,實現盈利6,875萬元,同比下降88.32%,環比下降62.55%,實現扣非盈利5,219萬元,同比下降36.88%,環比下降57.83%。
杉杉股份解釋稱,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業績同比下降,此外由于本期執行新金融工具準則,拋售寧波銀行股票所得收益不再確認為投資收益,同時上年同期寧波利維能引入戰略投資人改為權益法核算確認投資收益及臨港項目土地處置確認資產處置收益,本期無該等事項所致。
據了解,杉杉股份的控股子公司杉杉能源負責運營正極材料業務,憑借在鈷酸鋰領域的先發優勢,杉杉連續5年排名中國鋰電正極材料行業競爭力品牌榜第一位。官網顯示,杉杉能源在長沙、寧鄉、寧夏設有三大正極材料生產基地,目前合計年產能6萬噸,總規模在國內主流正極材料企業中排名第一。公司還在長沙高新區啟動了年產10萬噸正極材料項目規劃,其中年產5,000噸的高鎳三元材料產線目前正處于建設階段,預計2020年年中投試產,屆時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在三元正極材料領域的行業地位。
此舉表明,在失去控股權的同時,杉杉品牌也不會再以任何形式出現在其“母公司”的財務報表之中。
公告顯示,陜西茂葉工貿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11日,注冊資本180萬,經營范圍涉及服裝及輔料、鞋帽及輔料的生產、加工、銷售;計算機軟硬件的開發、銷售;裝飾材料、辦公用品、體育用品、化工產品(易制毒、危險化學品除外)、機電產品、百貨、五金交電的銷售,其實際控制人駱葉飛任杉杉品牌公司董事兼總經理。
杉杉品牌運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23日,注冊資本1.33億元,經營范圍涉及品牌運營管理、品牌策劃、服裝、針紡織品、皮革制品、勞動防護用品的制造、加工、批發、零售。
記者查閱財報了解到,2018年,杉杉品牌實現營業收入7.90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4883.67萬元,2019年前三季度,杉杉品牌實現營業收入5.6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417.62萬元。
杉杉股份同意,在公司股東大會批準的前提下,連續三年為杉杉品牌公司提供運營資金授信擔保(“授信擔保”),擔保額度分別為第一年不超過人民幣三億元、第二年不超過人民幣兩億元、第三年不超過人民幣一億元。但杉杉品牌公司須按照公司授信擔保條例向公司支付擔保費用,且買方應以其在杉杉品牌公司持有的全部股份就授信擔保向公司提供反擔保。
此外,杉杉股份于2016年與杉杉品牌公司簽署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在本次股權轉讓后繼續有效。
杉杉股份指出,此次交易符合公司聚焦鋰電池材料核心業務的發展戰略。近年來,公司明確了聚焦鋰電新能源,以鋰電池材料產業為核心,進一步做大、做強、做精鋰電池材料業務的發展戰略。本次公司出售經營相對獨立、業績貢獻占比較低的杉杉品牌公司(系公司服裝業務主要經營管理平臺)股權,是對公司發展戰略的進一步落實,有利于公司更加專注于核心業務的經營發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及業務結構的不斷優化,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此次次股權轉讓后,杉杉股份對杉杉品牌公司的持股比例將降至19.37%,公司將不再對杉杉品牌公司實施控制,杉杉品牌公司將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
圍。公司將根據股東權利委派一名董事參與其日常經營管理,并通過以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利潤分配等方式分享杉杉品牌公司未來的經營成果。
資料顯示,杉杉由鄭永剛于1989年創立,憑借其高品質、時尚精致的制作,杉杉在短時間內便成長為中國西裝第一品牌,一句“杉杉西服,不要太瀟灑”的電視廣告語使其在國內一炮而紅。
1991年,在鄭永剛的帶領下,杉杉開始探索企業改制,先從國有改成集體,隨后再改為股份制。1996年,杉杉成為中國服裝業第一家上市公司。
不過在杉杉最輝煌興旺的時候,鄭永剛開始轉型,鄭永剛表示:“服裝做得再好也很難做成優衣庫、Zara那樣的國際知名度,因為不管是工藝、技術,還是設計,我們都在跟隨時尚,而不是引領時尚。”
在鄭永剛看來,既然改變不了在服裝領域的被動局面,那就需要改變企業的戰略決策。1999年,鄭永剛將杉杉總部移師上海,開始尋找新的轉型機會,1999年5月,杉杉與鞍山熱能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投資成立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2001年,雙方投資的國家863項目——“中間相碳微球”正式投產,終結了日本企業對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壟斷。
紡織服裝行業分析師程偉雄表示,當下本土品牌企業一個共性就是“燈下黑”,永遠都在“跨界”、“學習”、“模仿”、“創新”、“轉型”自己不擅長的,自己擅長的已經自己讓它“落后”了。需要看到的是模式的“轉型”“創新”是無法“模仿”和“學習”,更不能隨意“跨界”讓自己的企業迷失在市場重構的十字路口當中;每個企業的發展模式或者商業模式在特定的市場階段是踩準了發展風口,隨風起飛不是“豬”的牛逼和實力,而是這陣風的強勁;
業內人士表示,紡織服裝零售增速隨社零增速放緩而放緩,線下流量向購物中心及大型商圈轉移,線上流量存在向頭部品牌集中的趨勢,共同推動行業內品牌競爭加劇,影響品牌銷售及盈利能力。
華金證券研究員王馮指出,經濟增速放緩時期內,消費者存在削減紡織服裝消費,從而將預算留給生活必需品與消費升級品類的趨勢。日本經濟增速放緩的1978年至1986年,剔除其他襯衫后的家庭男裝消費量年復合增速約-1.2%,家庭女裝消費量年復合增速約-4.6%,國內服裝消費在消費增速放緩趨勢內表現欠佳。另外紡織服裝出口在中美貿易關系變化、產能向東南亞轉移過程中有所下降。因此,2019年以來,紡織服裝行業景氣持續下行。三季度紡織服裝企業景氣指數已較2019年初明顯下行。
而受消費大環境影響,Euromonitor預計,2019年及2020年服裝市場銷售額增速將保持在3%~4%左右,較2018年的近8%增速明顯放緩。宏觀經濟環境影響消費信心,服裝消費增長放緩。
杉杉品牌預計,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純利將較2018年度純利約3621萬元人民幣相比下降幅約70%-90%,即362萬元至1086萬元,杉杉品牌解釋稱,業績下降主因內地經濟及內需增長放緩,其人員工資及裝修等各項經營成本增加所致。
而杉杉品牌的母公司杉杉股份,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材料綜合供應商,擁有正極材料產能6萬噸,負極材料成品產能8萬噸,電解液產能4萬噸。公司聚焦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等核心業務,在產業鏈洗牌期的背景之下,圍繞“規模+優質客戶+成本控制”三大關鍵變量布局。
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杉杉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5.15億元,同比增長2.08%,實現盈利2.88億元,同比下降72.71%,實現扣非盈利2.14億元,同比下降44.51%;其中三季度單季實現營業收入20.73億元,同比下降0.99%,環比下降13.95%,實現盈利6,875萬元,同比下降88.32%,環比下降62.55%,實現扣非盈利5,219萬元,同比下降36.88%,環比下降57.83%。
杉杉股份解釋稱,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業績同比下降,此外由于本期執行新金融工具準則,拋售寧波銀行股票所得收益不再確認為投資收益,同時上年同期寧波利維能引入戰略投資人改為權益法核算確認投資收益及臨港項目土地處置確認資產處置收益,本期無該等事項所致。
據了解,杉杉股份的控股子公司杉杉能源負責運營正極材料業務,憑借在鈷酸鋰領域的先發優勢,杉杉連續5年排名中國鋰電正極材料行業競爭力品牌榜第一位。官網顯示,杉杉能源在長沙、寧鄉、寧夏設有三大正極材料生產基地,目前合計年產能6萬噸,總規模在國內主流正極材料企業中排名第一。公司還在長沙高新區啟動了年產10萬噸正極材料項目規劃,其中年產5,000噸的高鎳三元材料產線目前正處于建設階段,預計2020年年中投試產,屆時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在三元正極材料領域的行業地位。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