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修齊:中國百貨業進入黃金時代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長楚修齊
隨著國家戰略轉移到以擴大內需為主導的時代,城鎮化進程的加速令中國百貨業進入了一個挑戰與機遇并存的黃金時期。為此,本報記者特別采訪了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長楚修齊,請他談談百貨業在“十一五”期間取得的成績,以及對下一個五年的規劃。
“十一五”打基礎 練內功
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的統計顯示,全國200家重點營業額同比增速略低,為15.23%,其中的173家商場營業額總計4143億元。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長楚修齊談到,2005年,也就是“十五”末,當時中百協跟蹤了214家重點商場,其營業額總計為2821億元,利潤為208億元,利潤同比增長20%;2010年,也就是“十一五”末,因為還沒到年度,數據無法精確統計,但從目前的銷售情況可以看出,銷售額的增幅將在18%左右,而且利潤也呈現出翻倍增長的態勢。
舉幾個典型的案例,比如王府井百貨,2005年營業額為57億元,利潤為0.845億元;2009年營業額為132億元,利潤一躍達到5億多元。
武商集團2005年營業額為80億元,利潤為1.018億元;2009年營業額為135億元,利潤是4.275億元,預計今年的營業額將達到170億元。
還有大商集團,2005年營業額為301億元,2009年則為705億元,今年預計達到830億元。
位于中部地區的安徽合肥百貨大廈,這五年期間增加幅度也很大,2005年其營業額是105億元,利潤0.632億元;2009年營業額則達到了209億元,利潤猛增至3.975億元。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全國各地百貨商場“十一”期間的營業額和利潤基本是翻倍的增長。尤其是王府井百貨的利潤增長最為顯著,在發展規模、擴張速度、管理服務、人才培養等方面突飛猛進,成為全國百貨行業的樣板單位,這與其對市場的判斷、經營觀念的提升有非常大的關系。
楚修齊認為,中國進入WTO后,百貨零售業是外資進入最多的行業,雖然競爭日趨白熱化,但是楚修齊認為,恰恰是競爭帶來的挑戰令中國百貨業轉變思維、改變模式、調整結構,將壓力變為動力。可以說,“十一五”期間是中國百貨業扎扎實實打基礎、認認真真練內功的五年。
“十二五”創新 擴張 升級
對于即將到來的下一個五年,隨著國家擴大內需的戰略主導,楚修齊認為將會是中國百貨業厚積薄發的時代,在以下六個方面將有更深入地發展:
首先是消費者品牌意識將進一步增強。隨著宏觀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收入、消費理念、品牌意識都將大幅度提升。市場環境好,市場規模大。消費者群體將分化裂變為多個層次,因而需求也會更加多元化,這些變化尤其會體現在消費者對高端品牌的認可和追逐上。比如北京新光天地,國際品牌集中度非常高,匯聚了900多個國際大品牌,今年1~10月份,營業額達到了37億元。
第二是百貨商場自我轉型、升級將出現多元化、連鎖化。同時,百貨商場業態將會更加細分,定位將會更加精準,出現社區百貨、時尚百貨、主題百貨、購物中心等多種商業業態形式。
大商集團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只有一個商場,年營業額只有6000多萬元,如今,大商集團在全國擴張開店,實現了800億的營業額,正在踐行其戰略宗旨:立足東北,輻射華北,走向全國。如果沒有實施全國連鎖,區域性的消費能力有限,如何能夠做到幾百億的營業額?
武商集團,過去只有一個店,而現在有世貿廣場、武漢廣場、國際廣場,三個廣場共有27萬平方米的營業面積,目前在漢口正在打造一個華中地區最大的shopping mall,預計2011年營業面積可達到50萬平方米。
第三是百貨商場將更加重視電子商務的發展。據互聯網信息中心數據統計,2005年全國網上交易額為80億元,2009年則躍升為2800多億元。其中,中低端產品在網絡上的銷售對于傳統百貨的沖擊很大,而中高端商品則影響甚微。消費者對于高端商品還是傾向于來商場親身體驗、購買,這是在網絡上無法實現的。
比如,北京賽特購物中心只有1.3萬平方米的營業面積,2009年營業額卻達到13.7億元,利潤為2.159億元,以每平方米產生10萬元營業額的驚人業績成為全國百貨商場坪效第一名。還有北京翠微百貨也是定位中高端,營業面積3.8萬平方米,2009年營業額達到35億元,平效為每平米9.2萬元。
第四是市場集中度將會提高,在“十二五”期間,百貨業并購、兼并、重組等行為將加劇,也就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大型的零售集團將會逐步收購區域性百貨商場,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
第五是經營模式的轉變,提升“自營”比例。聯營模式就好比“劇場”,只能出租場地,商業功能退化嚴重,要逐步增加自營比例,啟動“買手制”成為“劇團”,增強對品牌的話語權、控制力,實行差異化經營,進一步提高利潤率。
最后是提升管理能力、服務意識。從2006年開始由商務部主導、中百協具體組織的金鼎、達標百貨店評定,是零售企業分等定級在百貨行業的先行試點工作。中百協在商務部的直接領導下,歷時四年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省會城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進行,按照百貨店等級劃分的規范標準分兩批進行分等定級的評審工作。到目前為止,共評出達標百貨店438家,金鼎百貨店109家。
國家標準委即將下達《百貨店的等級劃分及評定》,這個標準將填補百貨業發展缺少綜合性標準的空白,為百貨業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通過四年的評定工作,中百協發現此舉有效地規范與提高了百貨行業企業的管理水平與經營能力,令百貨企業的軟硬件標準化、服務意識增強、綠色環保指數迅速提升,從而加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得到了百貨行業同仁的大力支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