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養豬”終有譜:生態豬PK瘦肉精
一位身價數十億的IT界巨頭,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互聯網的新聞,著實在各界爭論中火爆了好一陣。
兩年多時間過去了,從“丁磊已經養了1萬頭豬”到“丁磊將從日本鹿兒島進口約1萬頭黑毛豬”……有無數的傳言都在猜測丁磊的養豬動向。
他的豬到底養得怎么樣了?網易近日正式對外宣布,經過漫長的試驗和選址工作,“丁磊養豬”開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中國竹鄉安吉也從48個備選地中脫穎而出,成為丁磊1200畝“頂級”養豬場的落戶地。
眼下,瘦肉精震懾國人,丁磊或許有機會證明他的互聯網養豬模式并非“噱頭”而已。
A
遍訪世界取“養豬經”
清華大學設計“頂級”養豬場
事實上,這兩年多時間里,“中國IT界養豬第一人”并沒有閑置他的養豬事業。從豬種選擇,到養殖試驗,再到考察選址,無不親力親為。
據此前報道,2009年3月底,丁磊曾率領“養豬小組”遠赴日本的鹿兒島,考察當地一個頗負盛名的現代化養豬場。那是丁磊計劃中“實驗養殖基地”的一個可能借鑒的“模板”,包括如何選擇優質的豬種、如何收購無污染的飼料,如何對豬肉進行合理的儲藏,甚至控制生豬的日常起居。
為使環境對豬的影響最優,網易CEO助理周炯還透露,網易請到了清華大學人居設計的頂尖團隊來設計養殖場,“中國南極考察站就是這支團隊設計的,在養殖場里,實現濕度溫度的精確控制,讓豬生活在一個最舒適的環境中。”
“我們的目標是建一座網易養豬示范基地,它可以在其他地方復制,而不是只做‘一錘子’買賣。”周炯表示。“網易從豬場建設、生豬養殖、屠宰等各環節,探索安全健康的生態養豬新模式,為中國的食品安全事業開辟道路。”{page_break}
B
兩年時間篩選48個備選地
中國竹鄉安吉脫穎而出
為了使豬能夠享受一個適合生長的優質環境,網易在48個備選地中優中選優。經過來自歐洲、美國和國內多名業內專家的長達兩年的考察論證,綜合考慮了地質災害調查、地下水文勘測、土壤條件評估、生物安全測定、交通組織考察和其它飼養條件等因素,安吉最終成功獲選。
安吉位于長三角腹地,有“中國美麗鄉村”美譽,是全國首個生態縣,擁有百萬畝竹林,也被稱作是長三角地區的天然綠色氧吧。極佳的自然地理條件、將現代文明與生態文明融合的理念和實踐經驗,使其成為不可多得的生態養豬基地。
網易農業事業部總經理毛山表示,之所以選擇安吉,除了獨特的生態環境,安吉完善的產業配套和當地良好的服務意識也是打動網易的主要原因。
“網易豬場項目落戶安吉,我們也深感榮幸。地方與企業本就是互贏的關系,企業不僅有盈利的需求,更有社會責任在其中。安吉縣委縣政府、經濟開發區、落戶地鄉鎮會全力支持網易這一新產業的發展。”安吉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昌慧欣喜地表示。
讓丁磊情有獨鐘的安吉經濟開發區(遞鋪鎮)是全省排名第七的開發區。該區副主任施宏為此項目緊追了兩年多。他說,除了開發區成熟優質的招商服務外,網易的落戶更離不開他引以為豪的生態環境。安吉是全國首個生態縣。水土、空氣等上乘的環境指標沒理由養不出健康好豬。
而在第一步養豬之余,安吉還將與網易共同打造融休閑、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立體農業。這與“中國美麗鄉村”力求多元化經營鄉村的思路不謀而合。
C
探尋生態養豬拯救城市餐桌
丁磊:做養豬業中國式公開課
眼下,國內瘦肉精事件頻出,丁磊的養豬大計終于浮出了水面,在食品安全缺乏監管的大環境下,其所倡導的互聯網“透明式”的養豬模式勢必再次成為公眾焦點。
“雙匯瘦肉精事件,暴露了對食品生產過程監管的缺失。而互聯網的實時性和透明化的特點,正好可以對農產品的生產監管進行有效的補充。”網易“養豬小組”的一位成員開門見山地說道。
“網易養豬項目可以帶來一場豬肉革命。”丁磊表示,“我們未來要做的就是養豬業中國式的公開課。我們會把養豬模式、過程放在網上,全免費的。網易想給大家呈現的是一套安全的、科學的、有資本投入的生產模式,最后還是不賠本的。這個模式是公開的、可以復制的,在中國絕對有推廣的可能性。”
丁磊也坦言,網易養豬就是要給人模仿的,也是一定要盈利的。通過探索一種模式,獲取豐厚的利潤,成為一個榜樣,并且無償、公開,讓大家都來學習借鑒,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的提升。幫助農民,拯救城市餐桌,這是網易養豬最大的社會意義。
據了解,網易對養豬公開課已經有了一些具體的設想。毛山此前接受國外媒體采訪時表示,網易養豬恰好可以發揮網絡企業的強項,使消費者可以隨時檢查,從育種到屠宰上市整個過程都可以追溯,“哪怕制成了肉制品我也能找到是來自于哪一頭豬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