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 他選擇回鄉創業
中學時代,他賣田螺貼補家用,播下創業種子。
大學期間,他開始擺地攤賣書,掘得了第一桶金。
大學畢業,他拿到就業通行證后,仍選擇了自主創業。
自主創業近兩年,他的體會是:堅持、機會、勇氣。
面對找不到工作或是短時間內找不到合適工作的現狀,大學畢業生們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北大才子賣豬肉、清華學生種蔬菜、復旦學生賣盒飯……這種事例近年經常見諸報端,創業的道路。讓我們一起來探訪一下他的創業軌跡——— 他,就是廈門大學哲學系2003級畢業生洪木進。
大二,他開始擺地攤賣書
2003年,畢業于翔安一中(原同安二中)的洪木進考上廈門大學哲學系。大學生活為他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口,他盡情吮吸著校園里的清新之風。
在大學里,有人要么熱心參與學生會等校園活動,過得轟轟烈烈;要么認認真真當書蟲,深居簡出。但在同學眼里,洪木進卻樣樣都沒有落下:他的功課好得讓人羨慕,大學四年,年年拿獎學金;同時,他還積極參加校園里的各項活動,生龍活虎。
大二那年,學校里不少同學修讀雙學位,但是學校沒有統一訂購教材,修讀雙學位選修的同學必須自己準備教材和輔導資料,洪木進靈機一動:為何不嘗試著與學校出版社和校外圖書批發商聯系,擺個地攤賣書滿足同學需求并勤工儉學?
說干就干,洪木進召集了幾個同學,利用課余時間,擺起了地攤賣書,這地攤越擺越大,后來竟然擺到了網絡上——— 洪木進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開起了網上書店,由此,洪木進得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兩三年下來,他賺了近十萬元。
然而,洪木進的“野心”不止于此,他還想早一點接觸社會。從高三畢業后到大三的每一個暑假,他都會去集美的一個教育培訓機構打工。同去打工的人,大多被分在了電話招生組,他們的目的主要是賺零花錢,然而,洪木進卻“醉翁之意不在酒”。剛開始,他和其他人一樣,端茶送水、掃地擦桌子、接電話、貼海報,但有一點不同的是,他善于觀察,對每一件事都做得很認真。很快,他調到了負責人的身邊當助理,雖然,他還在上大學。
洪木進坦言,正是他對待工作的“認真”使他有機會近距離了解教育培訓機構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
假期的打工生涯讓洪木進有了課本之外的收獲,他不僅學到了教育培訓機構的經營管理經驗,就連貼海報、發傳單他都總結出了技巧:比如發傳單要掌握距離,太近學校保安會干涉,太遠又招徠不了生源……與此同時,創業的念頭開始在他的腦海中萌生與盤旋。{page_break}
創業,體會五味雜陳滋味
自2007年夏天從廈門大學畢業至今近兩年了,但洪木進的臉上仍然寫滿了書生氣,這不由得讓人詫異于看上去不經世事的他放棄了穩定工作的機會,而選擇回鄉自主創業的那一份勇氣。
回想兩年前大學畢業前那段時間,洪木進承認自己其實曾“挺受煎熬的”,他也曾徘徊在是去找一份工作或是考公務員的十字路口,但最終,創業的念頭牢牢地占了“上風”。
洪木進生長在廈門翔安區農村,家人自然希望他大學畢業后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大學畢業那會兒,有幾個單位都有意向要他,其中一個單位有百來人面試,五個人有幸留下實習,而實習后最終選擇錄取一人。這樣的“繡球”最后落到了洪木進的頭上——— 他拿到了就業的“通行證”,但經過短暫的思考后,洪木進還是放棄了這份穩定的工作機會,因為,在內心深處,他聽到有一個聲音在呼喚:自主創業,而且他也舍不得放棄之前為此所做的一切努力。
洪木進很清楚,創業是一條艱難的道路,挑戰和風險并存,所以,必須要充分權衡。他把大學畢業的出路看做是一種投資,既然是投資那就必須認清方向,找準目標。
一個偶然的機會,洪木進受邀參加一個幼兒園項目的籌劃。雖然沒有經營幼兒園的經驗,但他決定學習。畢業后的一年里,他到過很多優質幼兒園做市場調查,當得知一個同學的女朋友在廈門一家私立幼兒園時,他求得同學女朋友的幫助,“混跡”在幼兒園,上至園長,下至阿姨,他都悉心求教。經過四五個月的學習,他對整個幼兒園的經營管理有了比較細致的把握。
接下來,進入籌辦幼兒園的實質階段,他每天奔走,關注著與幼兒園有關的一切消息,卻無奈,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忙碌一年最終還是 “顆粒無收”——— 幼兒園沒能辦起來。
洪木進流淚了,一年來的奔波和辛酸需要一個宣泄的出口。他變得不喜歡出門,也不想和同學、朋友聯系,他只想把自己“囚禁”。有一晚,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到底自己走的路對了嗎?自主創業適合不適合自己?畢業一年了,還是一事無成,何時才是個盡頭?
原來,選擇,飽受煎熬;原來,創業,五味雜陳。
機會,只留給有準備之人
洪木進生長在生活拮據的家庭里,父母都本本分分的農民,單單靠“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動,只能勉勉強強供他們兩兄弟讀書。那時他大哥在上大學,大學的學費一年要好幾千。每年交完大哥的學費,家里就所剩無幾了。為了緩解父母的負擔,洪木進從初二起就賣起了田螺,他從村里的左鄰右舍那里收購田螺,再轉賣給養螃蟹的人,一個暑假下來,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學費,還有幾百元的節余交給父母,因此,他成了班里的“田螺大王”。這樣的經歷在他的心里播下了創業的種子……{page_break}
但籌辦幼兒園的失敗讓洪木進痛定思痛:或許一開始就給自己的定位太高,他決定把幼兒園的事放一放。他寫下:暫時的離開是為了走得更遠;力量的積蓄是為了將來的爆發。
洪木進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熟悉的項目:培訓學校。選校址、辦營業執照、裝修、招生……或許是對他過去一年辛苦的補償,培訓學校的事進展得異常順利。今年1月,“育佳英輔導中心”辦起來了,取名 “育佳英”(英文enjoy的諧音,意為享受……),是因為洪木進希望來這里的孩子享受學習,享受進步。而在這里,洪木進之前擺地攤的經歷和幾年暑期打工積累的經驗派上用場了。兩個多月來,前來報名的學生已經達到了120名,開起了10個班。
人手不夠了,洪木進邀請大學同宿舍的好友林藝聰一起創業,他把自己對未來做教育的前景和想法和林藝聰做了交流,洪木進的執著感染了林藝聰,林藝聰放棄了之前的那份工作,和洪木進成了創業道路上的伙伴。而洪木進的另一位中學同學、現在在廈門大學讀研二的連潔平也成為洪木進創業路上的“同盟軍”,只要周末一有時間,連潔平會到“輔導中心”來幫忙。
機會,只留給有準備之人。洪木進一直在為自己的創業做準備,這種準備一做就是五六年。他和自己的伙伴們都相信,這樣的準備是前行的堅實基礎。而大學生活,教給他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賦予他一種 “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它教會他不斷完善自我,不斷在逆境中找到發展的道路。
未來,辦成一所品牌學校
在一些人眼里,是因為在就業的重壓下,找不到工作的才去創業。但很早關注和研究大學生創業現象的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木志榮認為,“在目前就業困難的情況下,創業的機會成本大大降低了,但這并不意味著鼓勵大學生盲目創業。創業是高水平的就業。”這樣的思想影響和激勵著洪木進。
創業是更高層次的就業。創業不是拍拍腦袋或者靈機一動的結果,創業不也是坐著享受成功的喜悅,創業更不是找不到工作的無奈選擇。
兩年創業,洪木進的體會是,創業需要創業者承受更多的壓力,需要創業者承擔更大的風險,但創業者也因此能更全面地了解自我,更快地磨煉自我,積累得比別人更多,成長得比別人更快;創業最重要的在于堅持,在于抓住機會,在于信心和勇氣。
眼高手低、脫離市場、忽略細節、缺乏韌性,幾乎是多數大學生創業者的通病。洪木進的心得是,創業一開始,不要給自己的定位太高,同時,他清醒地認識到堅持的意義。
“輔導中心”雖然紅紅火火地開張了,扣除相關費用,每個月有幾千元的贏利,但洪木進仍然不敢倦怠:道路漫漫,前方不是金光大道,有的只是零星的燈火,沒有人指引,也沒有石頭可摸,但選擇了,就要義無反顧。{page_break}
“我不怕吃苦、受累,最怕的是虛度年華。”在洪木進的眼里,最讓他忍受不了的就是無所事事。他想證明的是,大學生可以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創造財富,去體現知識的價值;大學生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未來的幸福生活。
洪木進的夢想是,把“育佳英輔導中心”辦成當地的品牌學校。眼下,他的希望是,到今年暑假,學員可以達到200人。另外,他還愿意敞開大門,為那些沒有找到理想工作的廈大學弟學妹們提供就業的機會。
“我相信未來會更好。”懷揣著一份夢想上路,洪木進慢條斯理的話語中透露著一份堅定。
編后
全球金融風暴,就業壓力空前。從意氣風發,到消沉失落,很多大學畢業生經歷著這樣的就業心路歷程。
就業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實際上是能力與素質的競爭。面對“僧多粥少”的就業壓力,大學生如何未雨綢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以得到更多的就業籌碼、掌握就業的主動權?大學畢業生又如何放下以往“天之驕子”的架子,揚起信心和勇氣的風帆走向社會?
希望廈門大學畢業生洪木進的創業經歷能夠給正在尋求就業出路的大學畢業生一點啟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