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肥羊海外拓展的三大經驗
截止到2010年底,小肥羊在全球有487間連鎖店面,其中有24間海外店。在中國中餐行業中,小肥羊是最早建立后臺的餐飲企業,并以后臺保障體系而形成自己的品質保障和品牌差異化,成為中餐業的領頭羊,從而邁開了全球拓展的步伐。
小肥羊的海外拓展之路始于2004年。當時第一站選擇在香港,在香港銅鑼灣、旺角相繼開了2間店,2005年,又要加拿大多倫多開店,2006年,海外市場拓展到美國、日本、澳門,2007年,進入印尼市場,2008年進入阿聯酋市場,2010年進入韓國市場。
小肥羊拓展海外市場的經驗可以歸結為三條。
第一、提前注冊商標。
小肥羊在進行海外拓展前,就提前在40個國家注冊了商標。之所以在海外注冊商標,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海外有許多小肥羊假店,包括美國、印尼、澳大利亞等,直到目前假店還有很多。
在海外注冊商標,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不同國家的商標注冊的規定不同,有的是使用在先,如果三年沒用,他可以隨便用,有的國家則是注冊在先。所以對于海外拓展來說,商標是第一大問題。
第二、品質最重要。
在海外開店,一定要重視品質。沒有產品,就無所謂服務。其實對于做餐飲來說,競爭力的好壞,首先表現為產品。顧客走進餐廳就是為了吃東西的,沒有可口足量的產品,就沒有顧客了,再好的服務也沒有地方施展。海外做餐飲,品質很重要,有沒有人吃你東西,關鍵是產品。
而對于產品而言,精細化非常重要。餐飲應該怎么做要向日本學習,要注意精細化程度,要創新。在國內我們自己感覺已經不錯,但參觀了日本餐飲之后,發現差別很大。
第三、本土化。
本土化包括管理本土化和經營本土化。向海外拓展,首先要做到尊重當地的文化、飲食習慣,包括當地的風俗人情、道德規范、法規規范等等,同時要關注當地的飲食習慣和消費習慣。所以,拓展海外市場必須要做到本土化。
小肥羊作為國內本土品牌,我們也不是全盤照搬出去的,這里也有一些改良、革新,這些都是適合當地需求的。比如說口味改革、環境變化、經營模式、經營方式的變化。也就是說把我們很成功的商業模式通過本土化的管理,實現當地的優勢轉化。從經營模式上講,我們有直營模式,也有加盟模式,還有合資經營模式,多種經營模式同時并存的,這樣就實現了穩步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