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姚明退役看產品的退市營銷
7月20日,一場名為“‘明’謝”的新聞發布會在上海隆重舉行,正如之前外界所普遍推測的那樣,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在會上正式宣布退役。巨人退去,宣告一個時代結束,外界對此有嘆息,有感慨,而帶給我們的還有更多的品牌營銷思考。
一名運動員的運動生涯是有限的。NBA停擺,姚明一直未能擺脫傷病困擾,此時退役,意外不多,情理之中。產品如人,產品也有其生命周期,從導入、成長,到成熟、衰退,最終也是會有消亡下市的那一天。只是有些企業、有些產品能夠將時間延續的長久一些罷了。
“萬事開頭難”。產品上市,企業舉辦媒體發布會、推介說明會、經銷商訂貨會……各種推廣活動熱熱鬧鬧,名目繁多。企業想借產品新上市,博個好彩頭,無可厚非。畢竟新產品大家都不熟悉,吸引公眾關注的目光,引起目標消費群的注意,調動他們的興趣,提升知名度,提升試用率,促成購買,擴大產品銷路尤為重要的。
做任何事情都切忌“虎頭蛇尾”,產品營銷其實也是如此,但在現實中,往往總是只重視開局,而卻忽視了產品的“后事”。一款產品的下市,往往有很多因素導致:企業經營不善,瀕臨破產倒閉;產品銷量不暢,難以維系;企業經營戰略調整,聚焦核心產品,砍掉繁枝冗葉;突發危機事件,產品被迫下架……很多時候,事發突然,正像“病來如山倒”一般。一個企業,一只產品瞬時間就能轟然倒下,團隊人員立馬各奔東西。沒有資金、沒有人員,自然也就沒有為產品“退市”做營銷宣傳的可能。
“退市營銷”,同樣重要
一定意義上講,只要企業仍然要經營下去,品牌仍有市場價值,產品的“退市營銷”就應該引起重視。
從消費者角度,企業不能忽視消費者的感受。產品上市初期,對外界來講,產品是新面孔,很少有人知曉。但在后期,尤其是之前銷路不錯的產品,聚集了相當數量的產品使用者,其中不乏忠實消費者。
如果品牌悄無聲息的“下市”了,對這部分消費者、對渠道經銷商和企業的相關業務伙伴來講,都是件不負責任的事情。試想姚明如果不是在公開正式的場合,而只是輕率的,默默地就選擇了退役,又如何對得起廣大球迷的一直以來的支持,只會傷害所有關心他的人的感情。
在這方面,國際品牌做得也未必多好:可口可樂強推了三年的茶飲料品牌“茶研工坊”,在2008年夏天,工廠停產了,終端貨架很快斷貨,品牌就此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一款名為“原葉”的全新產品隆重上市;康師傅方便面曾經推出一款名為“湯王”的產品,主要訴求在湯頭濃厚,營養美味,但不知什么原因,產品上市沒多久,促銷推廣活動停掉了,產品很快也不見蹤影。{page_break}
在網絡上,我們能夠發現很多消費者懷著同樣的疑惑,他們發帖詢問求解。可口可樂和康師傅算是快銷行業的大鱷,但很遺憾,在產品退市方面,企業始終未能給消費者一個為何退市的合理的交待。
從品牌角度,企業需要善待品牌資產。任何一個產品、品牌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都需要經歷漫長的品牌樹立過程。企業往往投資很多人力物力財力打造品牌,剛才提及的“茶研工坊”,可口可樂公司以梁朝偉、舒淇為男女主角,分別代表“清本”、“清顏”兩款產品,還拍攝了電視廣告;康師傅“湯王”也請了黃曉明做品牌代言,地面推廣活動頻繁而又密集。
可以說兩家企業在推廣品牌時都是不惜重金的。但很可惜,由于種種原因,產品下市了,品牌宣傳也就中斷了,之前的花費全都付之一炬。品牌資產沒有得到有效地延續和再利用,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
合理利用,延續價值
消費者喜新厭舊的,但有些消費者也很念舊。2005年,麥當勞舉為烤汁豬排堡舉行了盛大的告別秀,聲稱已經熱銷13年之久的烤汁豬排堡即將下市,這場在全美32個地區、2000多個麥當勞餐廳舉行的最后品鑒活動引起了了廣泛關注。2.6萬名消費者通過網站進行簽名,支持保留烤汁豬排堡。最終,這款產品仍保留在了麥當勞的菜單上。麥當勞巧妙利用顧客“得不到總是最好的”的心理,將產品下市的活動,做成了事件營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這兩年,回力、永久等一大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老國貨”又悄然流行,再次潮流時尚的前沿,一定意義反映了老品牌仍然存有“利用”價值。產品雖已“下市”,但品牌仍在或者消費者心中,合理利用品牌“遺產”,就有可能為企業繼續創造財富。
姚明宣布退役了,雖然在發布會上,姚明并沒有表達明確的個人今后規劃,但外界紛紛猜測:進軍餐飲行業,從事籃球教育培訓,經營運動品牌等等都會是姚明品牌商業價值的延續。除了感恩,這次對外宣傳,也是對未來的造勢鋪墊。
華麗轉身,價值仍存,姚明也必定能夠延續商業輝煌。產品退市營銷,也應該著眼未來,借產品退市的機會,溝通和傳達公司的發展規劃,闡明公司的愿景目標、價值觀博取公眾的認同與共鳴,為企業經營發展爭取更多支持,或是為未來推出新產品做前期預熱。
今年4月,寶潔公司宣布正式出售旗下薯片品牌“品客”,徹底告別食品業務的寶潔,希望能夠集中力量拓展美容、日化等核心業務。不管新東家是否會繼續沿用“品客”這個品牌,至少寶潔對公眾有了交待,同時也讓我們更清晰明了寶潔的未來戰略重心所在,也更有理由相信更聚焦、更專注的寶潔,未來會更有競爭力。
善始善終,重視產品“退市營銷”。因為,往往結束正是新的開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