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皮裝致力于創造品牌經濟
海寧中國皮革城管委會副主任查加林把海寧皮革的發展概括為三個階段。最開始只是抓質量,后來意識到品牌的作用,現在海寧皮革已經要開始引導消費、做皮衣時尚的引領者。海寧皮衣正加速融人時裝大潮,也可以理解為海寧皮衣業越來越認識到“海寧皮衣”這塊區域品牌的價值。
借 牌
近年來隨著“海寧皮裝”區域品牌在國內外越來越響,許多國內外知名服裝品牌紛紛與海寧有實力的企業進行合作。知名品牌對于諸如一厘米縫幾針都有著嚴格的規定,海寧皮衣企業經過這樣近乎苛刻的細節錘煉,縫制技術與國際品牌已不相上下。
在不斷同國際大牌打交道的過程中,技藝突飛猛進的海寧企業已不滿足于為國外大牌做貼牌加工 , 而尋求到一種與國外大牌更深層次的合作 ——“借牌”。企業拿到國際大牌商標使用權,將自己生產制作的皮裝貼上國際大牌的商標,再銷售出去。
“我們鼓勵海寧皮衣正確、合法借牌,而且要借正宗的牌,也認可企業為皮衣行業外時尚品牌和國外訂單做貼牌加工。我們最反對那些花冤枉錢,去傍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所謂的‘名牌’。”海寧中國皮革城管委會副主任李宗榮對此評價道。
創 牌
“創牌”的艱辛從海寧皮裝品牌的發展歷史便可窺見一斑。
說“雪豹”是中國品牌皮裝的開山鼻祖,也許并不過分。上世紀80年代,以“雪豹”為代表的海寧皮衣,牢牢把握質量、款式、價格三大要素,使海寧皮衣一路走紅。“雪豹”一舉獲得全國“十大名牌服裝”稱號和法國里昂國際博覽會金獎,在全國引起了轟動。上海金陵中路雪豹商城開業,雪豹首開品牌皮衣專賣商場。伴隨著“雪豹,寶中之寶”的廣告語,上海灘時髦人士在商城前排起長隊購皮衣。雪豹走紅,令海寧皮革企業歡欣鼓舞,90年代初期,海寧許多皮革廠家開始仿效雪豹創品牌,一時間,海寧興起了200-300個皮革品牌。
鼎盛過后,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受到市場假冒、皮草行業管理失控、多元化經營等問題困擾,雪豹威風一度銳減。
聯 合
一場“海寧皮裝時尚萬里行”的活動,搭起了海寧皮裝最大的有形展示舞臺:皮裝“大篷車”途經青島、大連、沈陽、哈爾濱、西安、成都、武漢、合肥、南京、上海十個城市,擔當起海寧皮裝的品牌推廣“大使”。這是海寧皮裝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萬里行”成為海寧皮裝進一步打響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的宣言書、播種機和宣傳隊。
其實,早在皮衣新起階段有牌子、無牌子一樣賣的時候,海寧市政府和皮革城管委會就一直鼓勵企業創品牌。海寧中國皮革城出臺措施,對企業做品牌廣告給予補貼,且經銷自有品牌皮裝比例超過50%的商家,將在考核合格后返還租金的10%。“海寧最好走聯合創牌的路子,若干個小企業團結在有實力的大企業周圍,共同將品牌做強做大。”海寧中國皮革城管委會主任任有法認為,“海寧好幾千家企業不可能創出幾千個牌子,能夠群策群力,打響十個品牌,就是勝利。”
據來自海寧市工商局的消息,在全市獲得浙江省著名商標和嘉興市著名商標的品牌中,皮革皮衣業仍舊是中堅力量。雪豹、蒙努、白領氏、奧德申、富邦躋身浙江省著名商標,圣尼、九冬、富爾順被評為嘉興市著名商標。
如何在貼牌誘惑和借牌近利中不忘創牌,在這個“品牌為王”、品牌最大程度實現服裝附加值的“后加工時代”勇立潮頭?
在內銷市場上,必須要走品牌之路,有了個性化的品牌再加上時尚的設計和過硬的質量,才能在市場上獲得認可;但在外銷市場,無論是從企業自身實力還是從設計能力來講,先“借牌”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從模仿別人“制造” ,到自主創新“創造” , 從早期的創名牌產品到創名牌企業,再從創名牌企業到邁向“品牌經濟”,海寧眾多皮衣企業的品牌基礎不斷得到夯實。 相信海寧皮裝品牌在國內、國際的創牌之路上會越走越好,海寧——中國皮革之都將創造新的輝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