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界的“壞孩子”——亞歷山大·麥克奎恩
亞歷山大•麥克奎恩(Alexander MacQueen),1969年生于英國,說起話來帶濃厚的倫敦口音。他來自中下平民階層,并以此為榮。16歲就從事縫紉工作。1991年進入圣•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獲藝術系碩士學位。1993年起相繼在英國、日本、意大利等國的服裝公司工作。 雖然他是少年得志,并成為上等人樂用的設計師,但他的反叛個性也表現于不屑中產階級的矯情造作,所以他的衣衫,總是在尊貴中隱現墮落氣質。
1992年,麥克奎恩自創品牌。1993年首次亮相倫敦匯展,此后名聲鵲起。1996年為法國著名的“紀梵希”(Givenchy)設計室設計成衣系列,榮獲英國最優秀設計師大獎。1997年出任紀凡希公司的總設計師,設計了第二個高級時裝系列。1998年,為影片《泰坦尼克號》的女主角扮演者萊溫斯莉設計了她出席奧斯卡頒獎晚會的晚裝。
麥克奎恩在紀凡希公司設計的兩個季節的時裝發布會是已證明他技藝的高超,和想象力的豐富,同時,也確立了他在時裝界的地位。
麥克奎恩講究品位,又處處愛跟別人向左,因此,他的言行經常引起傳媒的誤會。可以說他與約翰﹒加里亞諾一起,是名揚巴黎時裝界的英雄。
在1997年,一向古怪的他在倫敦橋下一個菜市場做展示會,出名狂野的麥克奎恩將時裝設計得好極端:墊肩棱角分明,是最夸張肩部設計,化妝又似豹來又似貓的女郎,紛紛披上“獸皮”出場,更有甚者的是皮革或牛仔布均被剪裁得七零八落,有著濃濃的朋克(Punk),搖滾樂(Rook)的氣息,并更具有戲劇化。
還有一次時裝發布會前,從英國傳來聳人聽聞的消息,紀凡希的時裝發布會將出現人的骨頭和牙齒,頓時引起時裝界一番騷動,讓人們對這場發布會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并急切期待著。但事實上,鳥獸皮毛才是麥克奎恩的創意。
在以紅色帷幕為背景,襯著東方風格地毯的表演會場里,麥克奎恩帶領著高級時裝闖進野蠻叢林:羽飾與毛皮成了時裝構成的主體,一襲優雅的黑色鳥羽蕾絲禮服,黑天鵝的長頸順勢纏繞模特的脖子上,鮮紅色的鳥嘴是鮮明的標志;粉紅色皮衣混合豹皮更是別有一番情趣。被裝扮成亞馬遜叢林女人的模特們,有的戴著假睫毛或黃色隱形眼鏡,眼神里透露出動物的神秘,有的戴著巨大的假發,形態和色彩各異,長而彎的假指甲則是從動物的爪子演化而來,麥克奎恩的時裝舞臺上回響著曠野的聲音。
麥克奎恩認為高級時裝與高檔裁剪是同義詞。離開了精湛的制作工藝就談不上高級時裝。他最感興趣的是以建筑物為基礎,其他東西都可以更改,是細節問題。顯然做一件裁剪良好的服裝要比在衣服上到處飾上花結來得困難。在他看來,怪誕絕倫是實施一種想法,并要有高質量來保證。在對時裝樣式進行解構之前,還必須善于構建,否則的話,就會搞出荒謬的東西。他認為,能夠將一件衣服完全拆開,然后重新縫好,即使重新縫好的衣服和原來的衣服不盡相同,這仍然是一種技藝高超的練習。
麥克奎恩很尊敬馬丁﹒馬吉拉(Martain Margiela)和川久保鈴(Rei Kawakubo)。因為他們都是那種絕不受既存觀念束縛,又能發揮獨特創意,努力求新而又深具影響的一類人。麥克奎恩是一個矛盾的混合體,他生于平民家庭,卻搞出極具貴族味道的時裝。他長著一張天真憨厚的臉,卻有著奇異怪誕的想法和讓人不可理喻的行為。他的設計堅持了一種優雅與野蠻,貴族和土著的混合美感。正是這些對立的矛盾在猛烈的撞擊后產生了巨大的火花。 麥克奎恩連續兩次獲得英國時尚獎。他的設計常常融合東方與西方的服飾風格,令人贊嘆不已,在贊嘆之余,人們又為他的設計創意中總帶有一點令人不解的詼諧而困惑。不過當你看到麥克奎恩手持獵鷹出場致意時,你就應該明白,在設計師的王國中,他永遠惟我獨尊,創意馳騁無疆界,而時尚的信徒們沒有二話,只有臣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