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俊莉:皮革廢料巧應用
任俊莉從沒打算把自己定位為女強人,或者說,她一路而來的選擇恰恰是出于一種自然而然的女性思維。
說到女孩的理想職業,天下父母心中名列前茅的肯定少不了醫生。很多年前,這也是任俊莉的向往。然而,一紙“調劑”卻將她分到了山東輕工業學院制漿造紙工程專業。驚訝之余,任俊莉選擇了接受。大三時,她和很多女孩一樣開始準備考研,并在2001年9月如愿加入自己所崇拜的導師——邱化玉教授門下。
“邱老師當時的工廠項目比較多,但覺得女孩子比較適合偏基礎的研究,所以我的課題是研究如何將皮革制造過程中的廢料——膠原蛋白應用于造紙。”三年后,她考入華南理工大學,師從我國著名農林業生物質化學專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73”首席科學家、華南理工大學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孫潤倉博士。
孫潤倉教授很早就瞄準了木質纖維生物質資源利用,從1996年開始從事秸稈分離研究。“這個領域當時在國內并不是熱門方向,是孫老師帶我入門的。”說到此處,任俊莉依然充滿感激,“一路走過來,我是個比較聽老師話的學生。因為他們通常是從科研發展的大局來看問題的,無形中就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為后來的工作做了鋪墊。”
“蔗渣和麥草半纖維素的分離、改性及其應用”,這是任俊莉的博士論文。
為何會選半纖維素呢?“半纖維素在自然界的含量十分豐富,在植物纖維中的含量占1/4—1/3,僅次于纖維素的含量。不僅如此,它還有著獨特的化學結構,較高的環保價值,在造紙、食品包裝、生物醫藥等領域有著潛在的商業價值,被公認為是制備環保材料的理想材料。”任俊莉被半纖維素的魅力所折服,同時,出身于造紙專業的她也希望能夠將其作為造紙助劑應用于造紙中,使有著千年歷史的造紙術在現代化進程中加入更環保的特性。
幾年的研究下來,她深刻認識到利用生物質制備生物能源、生物質基材料和化學品,以補充或逐步替代不可再生石化資源已經成為目前資源轉化的一種重要發展趨勢,將推動現有的龐大的化石基工業體系向生物質工業體系的良性轉變。而研究農林生物質半纖維素制備環保吸附材料對農林生物質資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資源化道路。2007年博士畢業后,她繼續留校從事農林生物質半纖維素的分離及高附加值半纖維素基產品制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希望能夠踏踏實實地在該領域做出些眉目。
“認認真真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這是老師對我的期望。”任俊莉說。“聽話”的她其實并沒有什么野心。她只是心無雜念地做研究,不會刻意去追求什么,也不會因為沒得到而頹喪。憶及初衷,她說這只是一個女孩子單純的想法,“盡力之后,順其自然”。
“半纖維素組分清潔高效分離→建立轉化平臺→定向合成多元化產品”,任俊莉的研究思路十分清楚。
從攻讀博士學位起,她逐漸明確地針對半纖維素的分離及其定向轉化為功能材料和重要的平臺化合物——糠醛進行深入研究,將蔗渣、麥草秸稈、玉米秸稈、黃竹等原料分離出半纖維素,然后依據半纖維素的構效關系,構建系列環保型功能材料的新理論和新方法。她創立了機械預處理和化學法相結合的高效分離半纖維素新技術,闡明了半纖維素性質隨結構的變化規律,創建了半纖維素結構與性能的關系,這為半纖維素的工業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另外,她從分子結構設計角度出發,成功制備的高附加值半纖維素基化學品也頗令人稱道。
“我做半纖維素,從分離到轉化無一離開制漿造紙專業、化學化工專業、材料專業及食品科學等。”任俊莉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學科交叉研究已經是大勢所趨,研究者也需要從不同的學科中去挖掘與自身學科背景相關聯的靈感。“我現在的重點在于木質纖維催化預處理制備重要平臺化合物和半纖維素復合膜材料的構建。”
不知不覺間,任俊莉已經悄然在SCI收錄國際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65篇,在SCI被他人引用500多次,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38篇(含錄用,發表在本專業國際頂級期刊JCR一區7篇,影響因子大于5.0的2篇,大于2.0的25篇);參與撰寫國際上第一部秸稈化學及高值化利用的英文專著CerealStrawasaResourceforSustainableBiomaterialsandBiofuels1部,以及有關生物質半纖維素轉化的中英文專著4部;被授予“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以及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
水滴而石穿,2012年,她的努力終于贏得了更多的機會,不僅成為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校級培養對象,還獲得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項目(首屆)、華南理工大學杰出人才培養計劃培養對象——優秀青年學者(首批)等人才項目資助。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至柔則至剛,對于日后科研生涯中可能遇到的困難,任俊莉心里已有所準備,她現在要做的只是把握住機會,沉著以對,至于未來,就交付給今后的每一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