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回爐讀服裝職業學校
近兩年來,不少大學生,包括大專生和一些本科生,畢業工作一段時間以后卻“委身”去職校讀書,這被很多人稱為大學生“回爐”讀職校。
黃支輝:回爐職校 找回激情
黃支輝是香港服裝學院廣東時尚職業培訓學院國設6班的學員,畢業于廣州大學工藝美術系,說起為什么大學畢業之后還要倒回頭來到職校上學,黃支輝表示當初這樣的選擇也是無奈之舉,不過現在回頭想起也慶幸自己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發展前景不樂觀 重回職校學技術
黃支輝表示,其實當年在學校的時候,有不少師兄師姐都轉到到服裝設計專業,“既然選擇了工藝設計,還是覺得應該堅持一下,不應該半途而廢。”畢業后,黃支輝找到了與專業對口的工作,而工作幾年下來,發現自己掌握的技能并不多,在大學里學到的東西并沒有多少能應用到工作上,而且自己從事的工業設計的前景并不樂觀,發展的空間不大,自己還是比較看好服裝設計。”
黃支輝表示,雖然工藝設計跟服裝設計不同,但兩者還是有不少相通之處的。既然自己更喜歡服裝設計,更看好服裝設計未來的發展前景,那么就應該遵從自己的意愿,重新去學習。
“這次重新背起書包走進校園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掌握更多的技能,所以不可能重新回到大學。職業學校是最好的選擇。”因為經歷過大學的洗禮,明白大學的學習氛圍,這次黃支輝重新學習服裝設計并沒有選擇普通高校,而是選擇了職業學校。
感受不一樣的學習氛圍 學習動力更猛烈
來到港院后,黃支輝發現這里的學習氛圍跟大學不一樣,老師的教學方式也有很大的區別。
“在大學里面,老師都是照本宣科,學術性、理論性比較強,信息比較滯后,老師跟學生的互動也是不多。而到了港院,這里比較強調實操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老師講授的課程與市場比較接軌、貼合市場。”黃支輝向記者表示,他更喜歡這樣的學習氛圍。
“除了極少的理論教學外,基本都是實踐教學。”黃支輝說,授課老師也都是有著豐富的服裝設計經驗。“龍寶仔老師的紙樣課,不僅和我們分析了很多流行的紙樣,還逐一分析了外貿與內銷款式的不同,還有品牌設計課的黃榮秀老師以自己經手的案列詳細地分析了如何進行品牌設計,這些都與市場貼合度很高,針對性很強,我們學起來也起勁。”
“我的起步比別人晚了,所以我要比別人更加努力。”黃支輝笑著說,“周一至周五認真上課,周末基本上兩天都泡在工藝房練習工藝,做一些衣服。”
踏實工作 激情不斷
“雖然學習了一年多了,但去黃榮秀老師的工作室實習一段時間后發現自己對于服裝設計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也發現其實服裝行業是一個‘苦逼’的行業。盡管很辛苦,但自己還是樂在其中。”黃支輝告訴記者,因為喜歡服裝設計,渴望成功,會一直保持著很大的激情。所以對于畢業后要經歷磨練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
還有幾個月黃支輝就要畢業了,他表示更愿意到一些小的服裝公司去工作,因為那樣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我希望從設計助理開始做起,甚至有機會可以多嘗試不同的工作崗位,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扎穩根基。”
對很多大學畢業生來說,是湊合著找份工作,還是放下身段“回爐”學技能、再從事一份滿意的工作?是要臉皮,還是要肚皮?這確實是個現實問題。但黃支輝最終還是選擇“回爐”學技能,我們衷心祝福他能在港院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腳踏實地走好現在的每一步,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找到屬于自己的海闊天空的事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