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春江輕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孫伯勇談超仿棉紗
超仿棉纖維又稱新一代聚酯仿棉纖維,是主要用來替代棉花等天然纖維資源的高仿真功能性纖維。近幾年來,春江輕紡集團與原料供應商和下游產品客戶圍繞著“超仿棉”纖維,開發生產了不少新產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超仿棉纖維性能優異
春江公司開發的超仿棉纖維主要是舒巢棉纖維。舒巢棉纖維是一種新型蜂窩狀微孔結構功能性滌綸改性短纖維,目前已開發出蜂窩竹炭纖維、蜂窩抗紫外線纖維、蜂窩抗菌纖維以及蜂窩光觸媒纖維等系列產品。這類產品主要以改善常規滌綸纖維在服用性能上存在的缺陷為目的而進行設計開發,是一款集吸濕快干、抗起毛球、抗皺易去污、抗靜電、可降解等性能于一身的新型紡織用滌綸改性纖維。它與目前國內外生產的吸濕排汗滌綸纖維不同,不僅改變了纖維表面形態,更在纖維內部形成一種內外貫穿的蜂窩狀微孔結構,纖維比表面積極大,微孔與微孔間相互貫通,并與纖維表面相通,因而具有毛細管芯吸機理,吸得快、散得快、干得快。纖維在改良過程中加入柔性因子和其他材料,使其制成的面料具有較好的柔軟性,其性能不會因洗滌次數增多而減退。目前蜂窩改性纖維的回潮率可達2%,是常規滌綸的5倍,且可在2年內自然降解。
蜂窩功能性系列纖維的應用非常廣泛,可用于針織類、床品及無紡布、醫用紗布等。目前舒巢棉短纖與其他纖維混紡,舒巢棉混用比例在30%~50%之間。春江公司先后開發了舒巢棉與精梳棉、天絲、莫代爾及其它改性滌綸等三合一、四合一混紡產品,并已形成批量生產。
優化工藝參數提高成紗質量
以超仿棉纖維為原料,春江公司進行了純紡、精梳棉混紡的產品試制開發。在開發超仿棉聚酯纖維紗線產品過程中,春江公司先后遇到了各種難題,特別是要解決紗線如何滿足面料的特性要求和生產各工序的適紡性問題。公司不斷優化各工序的工藝參數,努力提高成紗質量,從而滿足了客戶需求。目前,公司開發的這類紗線產品質量穩定,得到了廣大客戶的認可。
根據超仿棉纖維整齊度好且幾乎不含雜質,而實測纖維強度比常規滌綸要低的化纖特性,清花工序采用短流程工藝,遵循“少抓、勤抓、適度打擊、減少落白”的工藝原則。提高抓棉小車的運轉效率,達到少抓勤抓的目的;采用較合適的打手速度,減少纖維損傷,合理設置自調勻整參數,穩定提高棉卷均勻度。
梳棉工藝采用“梳理為主、減少打擊、大隔距、低速度、大速比、快轉移”的工藝原則。降低刺輥速度,放大錫林與蓋板間隔距,采用較輕的生條定量,統籌兼顧,加強纖維的梳理作用,又減少纖維的損傷。采用較低的蓋板速度,減少蓋板花,減少車肚白花數量,注意棉網張力適中,同時注意棉網清晰度,無云斑和破洞,保證梳理效果。
并條工藝采用“多并合、大隔距、合理牽伸分配”的工藝原則。生產純紡紗時,頭并采用6根并合6倍牽伸工藝,放大后區牽伸倍數到1.80倍。二并采用8根并合工藝,適當減小后區牽伸倍數到1.50倍,因超仿棉纖維比較蓬松,在并條圈條斜管入口處容易擁條堵塞,因此,適當減輕末并定量,增加圈條張力,降低并條出條速度,達到改善擁條堵塞現象。超仿棉纖維與棉混紡時,頭并后區牽伸倍數為1.78倍,并合數5T/2CJ,二并后區牽伸1.58倍,三并后區牽伸倍數1.35倍,二并和三并的并合數均為6根。末并使用帶自調勻整的高速并條機,以改善棉條長短片段條干均勻度。
粗紗工藝采用“大隔距、較大后區牽伸倍數、較輕粗紗定量和適當的粗紗捻系數”的工藝原則。合理調整紡紗張力,確保大小紗、前后排紗的張力基本一致,減少張力不良引起的粗細節紗疵。因考慮純紡和混紡紗都要試制賽絡紡,所以粗紗定量都須偏輕設計。
細紗工藝采用“大隔距、重加壓、合理后區牽伸和鉗口隔距”的工藝原則。使用邵氏75度前皮輥,增強前鉗口的握持能力。重視鋼領鋼絲圈的選配,合理鋼絲圈的使用周期,改善成紗毛羽質量。使用新型下銷棒和碳纖上銷,提高成紗條干質量。加強卷繞成形部件的維護保養,合理設置細紗速度,減少細紗斷頭,提高細紗單位產量。
賽絡紡紗線單強和毛羽均好于普通環錠紡單紗,但其粗細節比普通環錠紡多。因為賽絡鉗口的纖維須條極易散失,從而直接導致成紗細節明顯增加。因此,賽絡紡要注意雙喇叭口的間距和笛口吸風力的大小,減少因纖維散失引起的細節。
為控制紗線毛羽的增加,絡筒工序采用較低的絡紗速度和合適的絡紗張力,保證筒子成形良好;設置合理的清紗曲線,有效清除有害紗疵,避免不必要的清紗切割;檢查接頭強力和外觀質量;運用自動絡筒機的各項質量監控和報警功能,及時發現和處理質量異常情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