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軍:銀泰系明確六大發展方向
昨日,記者在北京大學與銀泰集團的社會公益管理碩士項目合作會上見到沈國軍,其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銀泰系的零售項目必須轉型以面對挑戰,今后將大力發展購物中心業態,擬每年新開10家購物中心,數年后達到100家規模。作為必行的一步,銀泰系將加大與阿里巴巴的合作,銀泰系麾下銀泰商業(01833.HK)即將與阿里巴巴合資成立一家平臺公司,擬將銀泰網資源注入該平臺公司,阿里巴巴方面擬對該平臺公司投入約10億元人民幣。
與阿里巴巴再度資本合作
當年,沈國軍毅然放棄金融界“鐵飯碗”選擇下海,從而成就了銀泰系的零售百貨帝國,然而這幾年隨著消費走低、電商沖擊等一系列因素導致實體零售業每況愈下,雖然銀泰商業的業績還算不錯,但沈國軍已經看到了危機。
“傳統零售業一定要改革,否則會越來越困難,但如何轉型O2O(線上線下合作)是很有講究的,零售商自己做電商難度很大,比如引客流很難、轉化率低等,因此比較好的方式是與成熟電商公司合作。所以我們牽手了阿里巴巴。”沈國軍告訴本報記者。
就在不久前,阿里巴巴決定以53.7億港元對銀泰商業進行戰略投資。雙方將整合優勢資源,構造一套打通線上線下的未來商業基礎設施體系,該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將持有銀泰商業9.9%的股份及總額約37.1億港元的可轉換債券。雙方約定在未來三年內,在相關法律法規許可的前提下,阿里集團可將可轉換債券轉換為銀泰商業的普通股股份,從而使得阿里集團最終在銀泰商業的持股比例不低于25%。
“對我們而言,阿里巴巴有數億客源,這是實體零售業者無法想象的。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經營了10多年的銀泰VIP會員約160多萬,而我們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支付項目‘銀泰寶’僅僅沒幾天就獲得了500萬會員,這個數字是傳統業者根本無法想象的。但實體業者也不必輕視自己,我們有的是線下資源,比如我們有1000萬個SKU(貨存單品管理),2000多個合作伙伴,這些都是電商缺乏且需要的。因此在阿里巴巴投資銀泰商業后,我們雙方已開始了在數據和后臺方面的共享和整合。”沈國軍透露,銀泰寶是雙方合作的第一個產品,目前還有5~6個新產品正在研發,不久后會面世。
或許都是浙商的關系,沈國軍和馬云都屬于極度高效的商人,剛宣布上述資本合作后,雙方已開始了下一步的資本合作。“銀泰商業即將與阿里巴巴合資一個平臺公司,該平臺公司即將注冊成立,我們會將銀泰網的資源注入該平臺公司,而阿里巴巴方面應該會根據約定投資約10億元人民幣,這個平臺公司的運作會以銀泰商業為主,這也是為配合我們自身的電商業務和O2O合作發展。”沈國軍表示。
百家購物中心夢與菜鳥遠景
坐在記者對面,暢談完與阿里巴巴資本合作的沈國軍突然有感而發地說:“或許你不相信,我們早在6~7年前,當時百貨業還非常好賺錢的時候就意識到今天的零售業危機了。那時候我們在烏鎮開了一個公司會議,至今我們都稱那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會議為‘烏鎮會議’,當時我就提出傳統百貨業今后會有調整,因此必須轉型,所以未來發展新項目時不能簡單做單一化百貨,而應該做購物中心或綜合體項目。所以我們的轉型、與電商的合作等都是長期策略。”
鮮少接受采訪且言行極為低調的沈國軍昨日心情頗好,其破天荒地“主動”透露了銀泰系零售板塊的未來發展大計和中國銀泰未來的六大發展方向。“我們目前有近40家購物中心,今年我們會新開10家購物中心,今后每年都會保持這個速度擴張,計劃數年后我們的購物中心要達到約100家。”沈國軍透露,銀泰系整體的發展分六大方向:第一,銀泰商業主要力拓與阿里巴巴的合作;第二,銀泰置業則主力開拓100家購物中心項目,目前已有20個項目在建;第三則是礦業,現在已找到不錯的資源;第四是把菜鳥經營好,經過一年的發展,現在菜鳥項目進行得很順利;第五則是互聯網金融;第六是公益事業。
“我們現在有自己的公益基金,幫助孤殘兒童,今天就是和北京大學簽約合作社會公益管理碩士項目。今后我們的銀泰公益事業發展會有管理人才、關愛兒童和環保三大方向。”沈國軍說。
在六大方向中,頗受人關注的是沈國軍與馬云聯手打造的菜鳥。記者注意到,沈國軍昨日遞出的名片上注明的是菜鳥網絡董事局執行主席,而非中國銀泰的抬頭。而就在同步打造菜鳥期間,馬云又頻繁出手并購投資,比如最近的恒生電子和恒大俱樂部等。對此,沈國軍笑言,自己原本一年還可有4個月在外旅游,但如今卻分身乏術,尤其是與馬云攜手打造菜鳥后,其已數不清開了多少共創會議。
“但馬云比我更忙。阿里巴巴的戰略應該由馬云來說比較合適,我認為他是非常聰明、思路非常清晰的企業家,他做的所有策略都是有長遠規劃意義的。我們的菜鳥項目現在進行得很順利,菜鳥是一個為未來打造的公司,是8~10年后的期待,其將會為中國物流、快遞業等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沈國軍如是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