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英才學院暨藝術學院簡介
山東英才學院創建于1998年,坐落在山東省省會濟南。2008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山東英才學院升格為普通本科高校,是濟南市唯一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學院實際占用地近1300畝,學院現設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商學院、學前教育學院、藝術學院、文法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醫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學院、農學院13個二級學院。
地域優勢:山東是中國的經濟、文化、高等教育發達地區
山東地處東部沿海,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居于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的環渤海經濟圈,北與京津相接,南與長三角相望,山東的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都居于全國前列。
經濟大省:山東高速公路里程全國之最,山東是中國自然資源最為豐富、齊全的省份,黃金產量全國第一,主要農產品、海產品排名全國前三位,山東的國民生產總值排名居全國前三。山東省內大中型企業眾多,門類齊全,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廣闊的渠道。
文化大省:山東自古人杰地靈,這里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孔孟之邦,禮儀之鄉。山東旅游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麗,文物古跡眾多。山東民風純樸,山東人在全國各地有著良好的口碑,山東的社會治安環境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
高等教育大省:山東省的本科高校數量、在校生數量在全國均排前二位,是名符其實的高等教育大省,全國各地眾多學子紛紛選擇來山東上大學。
濟南是山東省的省會,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是山東省的首善之地,濟南地處南北東西交通樞紐地位,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泉城濟南有著天下獨一無二的“泉水”,有享譽全國的大明湖、千佛山等名勝,秀美的自然景觀與深厚的文化積淀形成濟南的城市特色,在濟南舉行的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贏得了“超奧運”的美譽。正在修建的京滬高鐵貫穿山東、途徑濟南,將使濟南到北京、上海的時間縮短為1個半小時、兩個半小時,將為濟南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強勁的動力。
山東英才學院位于山東省省會濟南,是國家教育部批準的普通本科高校。山東和濟南所具有的優勢為山東英才學院的發展,為英才學子的成長提供了優良的環境。
誠信規范:贏得政府和社會各界贊譽
16年來,學校始終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則,不以營利為目的,以培養人才為宗旨。學校嚴格遵守國家法律,遵守國家有關部門的政策規定,依法辦學、規范管理,得到國家、省、市以及有關部門和社會的肯定。
學校先后被國家民政部、人社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省人社廳、教育廳等授予 “全國先進民間組織”、“全國民辦非企業單位自律與誠信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全國三八紅旗集體”、“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民辦教育先進集體”等稱號;位居《中國民辦高校排行榜》全國前三位;位列山東省社科院《山東省民辦高校公眾滿意度調查報告》榜首。2010年,《人民日報》以“適應社會需求,遵循教育規律,創新發展模式”為題,刊載了山東省政協課題組對我校的調研報告。2012年7月,新華社山東分社《山東參考》刊發了新華社記者的調研報告——《把握辦學方向重視內涵建設——山東英才學院成功辦學的啟示》。
2014年,學校被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確定為“山東省特色名校建設單位”,并獲得1000萬元的建設資金,進入了山東省重點支持建設的本科高校行列。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雋琪、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山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姜異康、山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等領導先后到英才學院視察,對學校的辦學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2012年,教育部在上海召開首屆全國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工作座談會,英才學院作為全國民辦本科高校唯一代表出席做典型發言。
學校堅持誠信招生,強化服務意識,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陽光招生”原則,贏得了政府、教育部門、社會和廣大家長同學的認可。2006年、2009年,學校兩次在山東省政府、山東省招生考試院召開的招生工作會議上介紹規范招生的經驗。 2013年,招辦主任李健峰榮獲省教育廳頒發的“紀念恢復高考35周年山東省招生工作先進個人”稱號,是山東省唯一獲此榮譽的民辦高校招辦主任。
內涵建設:引領全國民辦高校及新建本科高校
英才學院重視內涵建設,把內涵建設作為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來抓。學校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戰略。確立了以工學、管理學和教育學為主干、兼顧其他學科的學科建設定位。現有13個二級學院,本科專業26個,高職專業43個。
學校大力加強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科學研究工作。現擁有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精品課程36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2個、省級高職高專示范性專業2個;國家級、省部級各類規劃教材16部、省級優秀教材2部;承擔省級教改課題8項,獲得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4項,其中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三等獎一項。是省學位辦確定的山東省首批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現和華東師范大學、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濟南大學聯合培養專業碩士。
在全國高校,同時擁有國家精品課、國家本科教學團隊、國家教學名師、國家特殊人才支持計劃教學名師這四項“國”字號榮譽的只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62所高校,在山東省只有山東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濟南大學和山東英才學院4所高校。排名英國前30位的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和山東英才學院合作培養碩士研究生,此前,英國女王大學只和國內“985”大學進行合作。
學校堅持科研促進教學,科研水平居全國民辦高校前列,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方面實現了全國民辦高校“零”突破。學校主持或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3項、教育部應用科技大學改革試點研究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4項;承擔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社科基金規劃項目、山東省軟科學項目、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等省級項目34項;承擔教育廳、文化廳等各類廳局級課題114項。
內涵建設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學校普通本科學生四級英語通過率達93%,比全國平均通過率高出20個百分點;學生在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項技能大賽中,榮獲國家一等獎7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3項,省級一等獎等137項。在最被高校看中的“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英才學子在第八屆榮獲一等獎2項,是山東省高校和全國民辦高校唯一獲得一等獎的高校,2014年5月,英才學子又進入“挑戰杯”全國決賽;在“2013年全國職業院校模擬創業技能競賽”中,獲得全國總決賽一等獎。學校學生參加全國、省、市大學生文化藝術節活動,榮獲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大賽五級一等獎,北京奧運會體育展示和現場表演啦啦操大賽社會組一等獎。
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已取得學生專利達100多項。顧業棟同學將自己的專利捐贈給世界各國,收到20多個國家政府首腦的感謝信。{page_break}
名師工程:實現“名家治校、名師執教”
英才學院堅持“名家治校、名師執教”的治校方略,建立起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董事長楊文教授是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執委、國家教學名師、國家特殊人才支持計劃教育名師、中國十大杰出母親、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國慶60周年天安門觀禮代表、北京奧運會火炬手,院長夏季亭教授是省人大代表、省政府授予的山東省先進工作者,山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MBA導師,是山東省第一位獲“黃炎培杰出校長獎”的大學校長。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培養,著力推進“131人才工程”等“三大工程”,配套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教師博士培養計劃”等“七大計劃”,造就了一支專兼結合、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高素質多元化教師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1334人,學校專任教師951人,教授、副教授占30.3%,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57.9%,雙師素質教師占51.6%。學校擁有國家教學名師2人(雙聘1人)、“國家特支計劃”教學名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6人;國家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名師4人、省級教學團隊2個,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
就業率高:教育部高校就業典型50強
2013年,學校獲得全國高校就業50強,是全國唯一入選的民辦高校,在山東省只有山東大學、山東農業大學、青島大學、山東英才學院等5所高校獲此榮譽。由教育部委托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調查,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公布的調查數據,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指標,山東英才學院排名被調查的全國41所省屬本科高校的第一位。
英才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的就業工作,把實現學生高水平就業當作自己的職責,提出了“檢驗教學質量的標準是就業”,“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的口號,形成了就業教育、就業服務兩大體系。
學校推行學院院長、二級學院院長就業負責制,并在各個二級學院配備了專管就業的副院長和就業干事,這在全國高校中屬于首創。建立了就業教育體系,根據社會需求設置專業,拓展了訂單式培養、共建創業孵化基地、與行業協會合作等多種合作形式;畢業生進入聯想集團、中國重汽、青島海爾、青島海信等著名企業;與北京大學校友會、清華大學繼教同學會、山東大學校友企業家俱樂部、山東省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等建立了密切聯系。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被評為“山東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院校”、“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省16所本科高校之一和唯一獲此榮譽的民辦高校)。2014年,畢業生張保松獲第二屆“山東省大學生十大創業之星”,并居榜首,受到了山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的接見。
2011年,山東省委政策研究室對學校就業工作進行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呈送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參閱。山東省副省長郭兆信專門做出批示,肯定了學校就業工作所取得的成績。中共山東省委主辦的《山東通訊》以《適應市場 服務社會——對山東英才學院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辦學情況的調查》為題,全文刊載了調研報告。
關愛學生:高額的獎學金彰顯對學生一片愛心
山東英才學院建校16年來,始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以營利為目的,以培養人才為宗旨,把所有收入都投入到辦學上。學校提出“學生第一,真誠服務”的服務宗旨,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教學服務,使英才學院成為一所充滿愛心的學校。
每年,學校都在第一時間把總額達600多萬元的國家、省政府獎助學金發放到學生手中,單項最高獎可達8000元,學校被省教育廳、財政廳評為山東省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是山東省唯一獲此稱號的民辦高校。學校還投入3000萬元設立“中國十大杰出母親楊文獎助基金”,每年拿出三百萬元獎勵幫助品學兼優、積極上進的學生和家境困難的學生,至今已經發放獎學金1600多萬元。2010年,學生何博帶著妹妹來上學,學校為她們姐妹提供住所,并幫助其妹妹落實學習;2013年,學生李云龍推著父親來上學,學校為他們父子提供單獨房間并免學費,并呼吁社會各界捐款達16萬多元。
學校在黨員中開展“聯五幫一獻愛心”活動,每名黨員聯系五名并幫助一名學生,用黨員的模范行動和愛心幫助學生,黨員捐款達十六萬元。每逢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學校還為同學們發粽子、送月餅、放焰火,喜慶的氛圍讓人產生家一樣的感覺!
在愛與感恩教育的熏陶下,英才學子對社會充滿著愛。2008年汶川地震,英才師生共捐款30多萬元,他們排出的“心中川”哀悼場面被全國100多家媒體轉載;2010年,英才團員在全國率先發起向西南災區捐獻“一瓶水”活動;英才的志愿者積極投身到西部計劃中,先后有72名同學到祖國的西部志愿服務;2014年,在全國西部志愿計劃工作會議上,英才學院和華中農業大學作為高校代表進行了匯報,并成為西部志愿計劃實施以來,全國第一所進行經驗交流的民辦高校。
走進英才,滿園五彩繽紛,學生風采、文化長廊、名人名言無疑是一部部真實可見的 “教科書”,整個校園人文環境溫馨和諧,學習氣氛積極濃厚。每位學生都能擁有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拓展了廣闊的成才空間。在這里,文娛晚會、社團活動、校園運動會、辯論賽、英語演講比賽……,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不僅為學生的課余生活增添了色彩,也使學生增長著才干,凝聚出一種團結、合作的精神。
美麗校園:為學子提供優良學習環境
辦學16年,山東英才學院始終致力于辦學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善,致力于為廣大學子提供環境優美和諧的校園。學校現有南北兩個校區,占地1300畝,建筑面積49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圖書180萬冊,總資產10億元。
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學校投資兩億多元建設了機械加工、汽車維修、電子信息、學前教育、物流管理、建筑施工、商業營銷、醫學護理、藝術設計、園林工程10個實訓中心,建立了130余家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這些設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如物流實訓中心被山東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全省八個物流人才培養基地之一。學前教育實訓中心被山東省教育廳定為山東省實驗實訓示范中心。學校還建有標準化的汽車駕駛員培訓場地,為廣大同學提供了考取駕照的機會。
學校綠化面積達到63%,靜湖、易湖,碧波蕩漾,校園內到處綠樹成蔭,曲徑通幽,鳥語花香,綠草如茵,景色宜人,學校被授予省級"花園式單位"、“山東省綠化先進單位”。
英才學院建校16年來,在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關愛下,取得又好又快的發展。我校將繼續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要求,不斷加強內涵建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創建讓黨和政府放心,人民滿意的高水平應用型民辦大學。{page_break}
藝術學院簡介
藝術設計學院為了使剛入學的大一新生更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決定利用9月11日至9月20日兩個周時間開展專業介紹專題講座。9月11日晚五點,在第二階梯教室,莊學軍副院長,視覺傳達教研室全體教師、2012級輔導員及藝術設計、視覺傳達、動漫設計專業的共250多名同學參加了此次講座。
本次報告由教研室主任代秀芳主講。內容包括專業課的介紹,四年的課程安排,發展前景及畢業之后的就業導向。藝術設計專業主要是培養學生們具有良好的手繪功夫和具備獨特的創作,為此,學院專門開設了素描,色彩等基礎課,進一步加強學生們的基本功,為進行專業課的學習做了良好的基礎鋪墊。同時給同學們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希望同學們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對所學的專業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憧憬。
藝術設計的主題“貼近生活,創作源于生活”,老師鼓勵學生要多走進自然,多翻閱材料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獨立的專業設計及管理工作。
此次專業講座使學生們深刻感知到靈感來源于生活更要運用于生活。培養學生們熱愛藝術的興趣,加強自身修養,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更加熱愛藝術。
1、專業介紹
本專業培養具有服裝與服飾設計制作能力、整體形象設計能力和服裝品牌策劃能力,并具有敏銳時尚感悟能力及設計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的應用實踐性人才。
主干課程:服裝設計基礎、飾品設計與制作、時裝畫技法、服飾搭配設計與應用、形象設計(職業、休閑、社交)、西曼色彩、服飾陳列設計、服裝品牌推廣等。
2、專業特色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形象設計方向)以增強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為核心確定相應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采用教研室與工作室并存的教學機制,堅持“寬基礎、多方向、重應用”的原則,強調掌握基本概念,注重實際應用。
3、就業方向
畢業后可在服裝行業,各種宣傳時尚媒體,婚紗影樓, 企事業單位從事服裝服飾設計、化妝、色彩診斷及咨詢、風格款式測定、風格設計打造、服飾與整體的協調搭配、整體形象設計和咨詢、時尚編輯等相關工作或獨立創業的高水平應用實踐型人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