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談話存在的漏洞很多
明年底才上線 具體玩法還沒想清楚
首先,王健林在這次內部的高級別講話中,再一次明確提到的依然是O2O,因此關于萬達電商戰略定位是O2O已經無可爭議。當然,O2O也是一個大范疇,也有很多種形態的玩法,萬達電商未來到底會是哪種玩法呢?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王健林對于新組建的萬達電商高管團隊還是比較寬容的,期望值雖然很高,但同時也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試錯。在談話中,王健林明確提出了萬達電商正式上線運營的時間是2015年底,那么,如果從萬達電商新任CEO董策入職算起,王健林給這個新團隊完成第一個任務、也就是上線的時間至少有一年半。這個時間,對于一個有了一定基礎(過去兩年前萬達電商團隊所做的努力和留下的成果)的新公司而言,還算是相當寬裕的。
從王健林的講話中可以看出,目前萬達電商的商業模式還不是很清晰,整體商業方案也還在論證當中,還沒有通過王健林的首肯。王健林的評價是:和上次匯報相比,無力形象進一步顯現,值得肯定,但也有一點走偏的地方。
王健林所說的“走偏”指的是,新的萬達電商高管團隊“考慮盈利和商業模式多了,考慮線上線下融合少了”。王健林希望看到的是“具體線上線下融合的產品開發案例”,因為他現階段可能最關心的,還是這個首期投資就達到50億元的萬達電商,將如何融合和盤活他萬達集團已有的商業地產、高級酒店、文化旅游、連鎖百貨四大產業。顯然,萬達電商高管團隊還沒有給他答案。
不過,這恰恰是職業經理人最難受的地方。你考慮商業模式和如何盈利多些吧,老板會說你高度不夠、眼光不長遠;你考慮戰略布局和長遠發展多些吧,老板又會說你計劃太虛、沒有產出。其實,沒有完善的對策,老板在這種時候其實也要刷刷存在感以顯示他的權威。
主打互動體驗 但案例有些似是而非
談到O2O,王健林認為O2O真正的核心是消費的互動和體驗。為此,他專門舉了幾個例子來論證怎么玩O2O的互動和體驗。
第一個例子是看電影,這個怎么評價呢,感覺有點LOW。這可能王健林從來沒有上過團購網站買電影票,尤其沒用過美團的貓眼電影APP和現場刷掃碼取票有關,畢竟人家是超級億萬富翁嘛!
他是這么說的:比如看電影,沒有O2O,也能看電影,到現場排隊買票,看電影的本質沒變,但是如果能通過手機提前定票,選場次和座位,到了現場手機驗票進場,這就多了互動服務,線上線下就相互融合了。
說的都沒錯,可惜啊,這些玩法各大團購網站早就玩得倍兒成熟了,現在年輕人都是這么看電影的啊,而且連他的萬達影城的電影票很多都是通過美團、大眾點評網、百度糯米等團購網站賣出的。其實何止電影票,萬達廣場里大量的吃喝玩樂,其實很多都早就跟各大團購網站合作了。
倒是王健林另外舉的三個例子有點兒新潮,不過細琢磨起來,里面的漏洞很多。
第一個是在萬達廣場停車,他希望能實現自動提示是否有車位、手機導航快速找到車位,甚至能夠下單預定車位。
王健林作為大老板不知有多少年沒自己停過車了。萬達廣場停車要排幾十分鐘顯然是車位不夠用啊!車位不夠,那還怎么可能讓一個還沒到現場的人先預定車位,而讓已經到車庫門口的顧客不讓進、在外面等著?
第二個是智能試衣,這個在國外已經有不少APP在做了,國內最近也有些創業者在嘗試。不過,人家這些玩法都是基于線上電商業務的,因為沒法現場試穿,所以用這種電子模擬的方法來解決“合身”的問題。
王健林說:顧客到了萬達廣場某個服裝店,“人往那里一站就知道你的三圍和各種尺寸,自動為你選擇款式和大小”,“試衣的工作,手機上就能完成,如果滿意,直接手機付款,拎包走人”。顧客到了服裝專賣店,你不讓人家親自試試,卻搞個手機APP模擬試衣,這不算裝逼算什么?
第三個例子是吃飯。王健林說:“到某個餐廳吃飯,可以預先線上點菜,線上排位,排號后如果時間尚早,可以去逛逛商店,等排號快到的時候手機就發出提醒,什么都不耽誤。”
不過,這個提醒服務很難做到恰到好處。是提前10分鐘發出呢,還是提前20分鐘?你怎么知道顧客這會兒瞎逛到什么樓層去了?難道要對每個用戶進行定位跟蹤?再說里面吃飯的人啥時候離開也不是餐廳能決定的啊,你是提前5個號叫呢?還是提前2個號叫?
讓貴為首富的王健林親設身處地去尋找平頭老百姓的生活和消費中的痛點,不是萬達電商高管不盡責,而是老板在某種程度上扼殺了下屬的主觀能動性。
APP思路無厘頭 O2O爭王不容易
除了給萬達電商明確的時間表外,王健林還表態,提醒萬達電商不要把錢重點投在增加會員上,這也算是給新的萬達電商管理團隊卸擔子松綁。此前,萬達電商CEO董策說,萬達電商明年的會員數要超過1億,聽起來就怪嚇人的!
不過,王健林所謂的“增加會員數加大抽獎力度就行了”的說法,恐怕是在打電商行業萬千從業者的臉!萬達有錢是沒錯,可有錢的絕對不止萬達一家企業。如果僅僅通過大力度的抽獎就能獲得所謂的“會員”,那還有什么難做的生意?
對于如何增加會員數,王健林在講話里是這么說的:“增加會員數很好辦,加大抽獎力度就行了,拿出10套房子100輛汽車抽獎吸引消費者,可能一個月會員就能增加1個億。”
這是會員嗎?會員是這么定義的嗎?這讓我想起前幾年國美、蘇寧門店經常舉辦的免費抽彩電活動,凌晨5點天都還沒亮,門口就已經排了長長的隊伍,但放眼一看,我去,全是老頭老太太!這種人,就算進去登記了姓名、手機號甚至身份證號,又有什么意義呢?
當然,王健林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也說了:“可是抽獎活動一結束,這些會員就成了僵尸粉,這樣的會員有什么用呢?”
除此之外,王健林給萬達電商提出的要研發幾十個甚至幾百個APP的要求,也實在是匪夷所思!王健林是這么說的:“加大產品研發,研發幾十個、幾百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應用軟件,讓每個商家都覺得好使,自覺愿用,消費者也可以深度體驗、愿意使用,這樣O2O就成功了。”#有外行領導內行的味道#
最后,王健林說了,社交有騰訊、搜索有百度、電商有淘寶和京東,唯獨O2O還沒有大平臺。言下之意,當然是萬達電商要做未來O2O平臺的王者。不過,拋開萬達的地產收入不談,其實萬達商業零售領域的收入并不大。而至少目前的信息是,萬達電商的O2O還是在圍繞萬達廣場和萬達四大產業轉,并不是開放到全中國的商業零售和生活服務業。既然這樣,又如何跟已經一年幾百億規模、且每年翻幾番的美團,還有緊隨其后的大眾點評和百度糯米爭雄O2O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