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導購察顏觀色 誘發顧客購買欲望
服裝生產企業生產出的服裝要賣出去,才能實現它的價值,才能繼續生產服裝,而服裝的銷售,在終端極為重要,即服裝營業員的營銷技巧極為重要。服裝營銷員掌握相關的營銷技巧,才能使服裝銷量極大提升,而掌握顧客的心理狀況,是服裝營銷員必須的一個基礎知技。
顧客在買任一服裝的心理過程與活動基本一樣。掌握了這,營業員就能熟練駕馭服裝營銷。
第一,察看。此階段的顧客有兩種類別。一是目的性的,快速到服裝店,直接沖自己的目的服裝類型奔去,但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樣的款式、顏色、風格等。一是無目的性的,沒有買衣的目的,通過逛店獲得樂趣與快感,打發時間,但碰到喜歡的衣服一般不會錯過。
第二,誘發注意。顧客注意到了某服裝,或某服裝的款式、顏色、風格等誘發了顧客注意。
第三,誘發聯想。顧客看到這誘發自己注意的服裝,會產生聯想,想像自己穿著時的形象及會得到他人的艷羨。此時,營業員要及時抓住這個機會,說些促使顧客購買的話,給顧客展示、手摸等,誘發購買欲望。
第四,誘發欲望。顧客摸了,更產生要穿及穿上后自己如何美麗的聯想,營業員要不失時機鼓勵顧客試穿。
第五,比價比質。顧客有了要買的欲望之后,還會考慮價格及質量,與其它店鋪或自己、他人買過的服裝進行比較,分析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及是否真的非常適合自己。這時要充分駁倒顧客的反對內容。
第六,是否購買。顧客在最后階段會下決心是否買它。這個機會營業員一定要想法抓住。
相關鏈接:
日漸流行的“斷舍離”思潮,會讓人們慢慢明白自己所需要的,外界的營銷誘導力量最終慢慢減弱甚至消失:3D大片是需要在電影院看的,所以3D大屏電視機始終賣得不好;超級本移動性不如平板電腦,專業性能不如臺式電腦,所以超級本即便做到極致也難讓用戶買單;即便是巨頭可口可樂,研發了一大堆香草味的、檸檬味的可樂,最后還是不為消費者所埋單,成為永遠的反面教材。
也許有人會說,無印良品的成功有一定的偶然性。1980年,世界經濟增長低迷,日本處于比較嚴重的資源危機中,市場急需簡單、實用、品質好且價格低廉的產品。在這個大環境下,無印良品摒棄一切外在“標簽”,不斷簡化至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的產品恰好迎合了市場的號召。
但近年來,不只是日本,包括整個亞洲都出現了三十年前類似的市場需求,而這次的需求更進了一步:在簡單實用的前提下,彰顯人的品位和生活品質。所以我們慢慢會感覺到一些差異,比如以前誰買了一件衣服,不管合適不合適,首先一定告訴你是什么牌子,多少錢買的。如今更多的則是問問你好看嗎?自己搭配的,自己淘來的,而且不貴,牌子不重要,不合適再大牌也雞肋。
隨著時代發展的變化,“斷舍離”的生活態度這是必然出現的,無印良品歷時三十年證實了這點。2013年6月11日,蘋果公司的iOS7系統發布,將“斷舍離”做到極致,幾秒之內,極度簡約的“扁平化”概念傳遍全球,滲透到各個領域,包括企業甚至是政府的管理和組織架構中。
目前國內許多商家為了讓產品賣得更好、更流行,對產品進行過度地設計和品牌營銷:“可自動清潔的吸油煙機”、“抗菌率可以高達99%的抗菌地板”……如此天花亂墜的產品設計和宣傳口號不免讓人“亂花漸欲迷人眼”。這種現象造成的現狀就是,每個家庭家里都有一大堆幾年甚至是一輩子都用不著的東西,占據著數千上萬元一平米的房子的空間,阻擋著光線和視線,擾亂著大家的心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