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顧客認為這件服裝有價值?
當顧客在挑選商品的時候,導購員可以根據顧客的動作、神態、說話的語氣等判斷顧客對這件商品的喜愛程度,如果顧客可以主動體驗商品,而且商品穿起來很好看的話,店主就可以適當的多要價。在顧客砍價的時候,就算東西的利潤很高了,也不能一口答應,要說你太會砍價了,什么這個東西賣不了,也就是你,顯得很難為的話和樣子,這樣顧客會覺得她買的真的是性價比很高的商品!
其實人們普遍認為“貴”就多花錢。什么多花錢?多花錢就十元商品我們花了十五元來買。這里我們又遇到了一個問題,就如何判定一個商品到底值多少錢?值多少錢由誰來決定呢,顧客還商家?
經過大量市場調研我們發現,“值多少錢”不由商家來定,而通過導購商品表現顧客心智形成潛意識一種感覺。
既然“值多少錢”顧客感覺,那我們又如何讓顧客感覺到呢?
先分析一下什么感覺,感覺就人們對另外一種事物反應狀態;
其次,如何“讓”顧客去感覺呢,其實感覺是個非常感性東西,主要充分調動顧客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味覺等感知器官讓顧客去感知,從而占據顧客心智,這里特別指出導購員要有計劃、有目主動去調動顧客感知器官。再次,貴其實也一種感覺,通常人們認為“貴了”就價格高于價值,“不貴”就價格等于或小于價值。
終端銷售,說某某商品貴一般有三類顧客:
A類顧客,顧客認為你商品不值這個錢,其他便宜商品沒有太大區別,即價格高于價值;
B類顧客,你商品確實很好,但價格太高,我買不起,此時價格低于或等于價值;
C類顧客,你商品確實很不錯,但價格也不低,超出了我前期購買預算,我不想花這么多錢買你商品,我買個相對便宜就OK了。
要想讓顧客感覺到價值,就必須要由導購利用各種手段充分調動顧客各種感覺器官,讓顧客意識到該商品價格低于或等于該商品價值。在門市行銷中,當門市人員過五關斬六將后好不容易走到即將成交的緊要關頭時,顧客卻往往會以“太貴了”為拒絕理由,針對客人的這最后臨門一腳的難關,我們應該如何輕松處理它呢?
有關心理學家曾做過調查,認為顧客討價還價的動機主要有以下情形:
1、 顧客想買更便宜的商品。
2、 顧客知道別人曾以更低的價格購買了你所銷售的商品。
3、 顧客想在商談中擊敗推銷員,以此來顯示他的談判能力。
4、 顧客想利用討價還價策略達到其他目的。
5、 顧客怕吃虧。
6、 顧客把營銷員的讓步看作是提高自己的成分。
7、 根據以往的經驗,知道從討價還價中會得到好處,且清楚營銷員能做出讓步。
8、 顧客不了解商品的真正價值,懷疑商品價不符值。
9、 顧客想通過討價還價來了解商品真正的價格,借以體驗探營銷員是否在說謊。
10、 顧客想從另一家買到更便宜的商品,設法讓你削價,為了給第三者施壓。
11、 顧客還有其他同樣重要的異議,而這些異議與價格無關,他只是把價格作為一種掩飾的借口。
12、 顧客想向周圍的人證明他有才能。
任何商品不管什么樣的價格都有人嫌貴,即使你今天已經真的是成本價在銷售,甚至為了其他事情而降價銷售,總會有人說“貴”,這個“價格太貴了”往往只是顧客的一個“口頭禪”,這也是營銷人員最常見的顧客異議之一。那么,我們的導購員在遇到這種異議時,切忌回答“你不識貨”或“一分錢、一分貨”等話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