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智庫呂建中:價值內涵發生變化 驅動企業引入可持續商業思維
呂建中。資料圖
12月19日,第十七屆中國企業公民論壇以“責任與價值鏈的深度融合——后疫情時期的CSR方法論”為主題,在上海外灘茂悅大酒店舉行。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董事局董事、中國CSR智庫副理事長呂建中在論壇上作了“可持續商業思維”的主題演講。“我們越來越發現價值的內涵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呂建中表示,商業的思維從以市場為核心的產品競爭逐漸過渡到以面向業態培育的可持續商業發展,對價值的創造也提出了新要求,企業家應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引進來。
呂建中認為,以往企業家們習慣以經濟指標衡量自己企業運轉狀態的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于今天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商業的范疇擴大,要求企業家們擴大他們的視野,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引入。
“如何把可持續商業做下去?”呂建中認為,要讓企業的核心價值、主要領域、關鍵技能、綜合資源這四點與企業長期價值、社會積極影響結合到一起。
如何將CSR或者可持續商業的實踐融入到企業日常的經營過程當中?呂建中舉了一個跨國企業的例子,這家跨國企業已經不再刻意強調可持續發展戰略,該公司企業戰略就是可持續發展戰略,也就意味著企業在不斷分析環境所帶來的新型挑戰以及企業的愿景動態過程當中制定出企業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并將此轉化為執行指標,下達到生產部門、采購部門、營銷部門、人事部門、研發部門等,通過一系列的精益管理、供應商物流管理、客戶和消費者的管理、人才發展、新的研發投入等,從而產生出面向可持續發展新的活力。
如何將可持續發展融入到社會創新當中?呂建中列舉了廣州藥科大學的一個社會創新項目。廣東有很多柑橘種植的農民,每年豐收的時候不少柑橘未被收購而被置棄,造成浪費和對環境的破壞。廣東還有很多牲畜養殖業,為了使牲畜存欄率保持一定的高度,使用了抗生素,而抗生素殘留在這些牲畜的肌體中,進入市場之后會對廣大消費者的食品安全造成危害,后來國家頒布了法律,禁止使用抗生素,這樣一來養殖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廣東藥科大學通過對柑橘的研究發現,可以從柑橘當中提取酵素,而這些酵素可以作為抗生素的替代品,這樣一來由柑橘轉化為飼料,飼料中的酵素替代抗生素進入到養殖業,再一次激活了養殖業的健康發展,而養殖業產生的肥料又再次激活了種植業,種植業由于被下游養殖業的需求所驅動,就解決了浪費和棄置的問題,并且創造出了中間環節,柑橘轉化為飼料,將飼料提供給養殖業的中間鏈,形成了完整的閉環。
呂建中贊嘆,不要小看大學生們的小小社會創新,這是非常典型的可持續商業循環經濟的典范模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