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的服裝定制廣告其實很可怕!
如今有個問題越來越需要企業來回答:你們的產品或者營銷有多令人恐懼不安?你們又如何知道?這個問題已經不再是秘密。公開的例子比比皆是,包括令人難堪的個性化營銷失誤——一個廣為流傳但可能不足為信的故事把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零售商Target由于給未成年少女推銷相關產品,向其父母暴露了她懷孕的事實;還有最近暫停銷售的谷歌眼鏡(Google Glass),人們擔憂該設備可能遭到濫用。用“問題”這個詞甚至都可能不恰當。朱莉婭·安格溫(Julia Angwin)的新書《天羅地網》(Dragnet Nation)描寫了企業和政府的監視活動的黑暗面。告訴客戶如何提高網絡信譽的Reputation.com,其創始人邁克爾·費蒂克(Michael Fertik)的新書更提出,監視是現代生活中的一個基本事實,我們可以加以利用。
在《信譽經濟學》(The Reputation Economy)一書中,費蒂克與合著者戴維·湯普森(David Thompson)闡述了許多在我看來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例。比如Facedeals,旨在將面部識別和Facebook上的個人資料結合起來,這樣當你去商店的時候,可以向你推送特別優惠活動。再如手機支付應用Moven,該應用最初打算給用戶的社交媒體可信度評分,與傳統信用衡量標準一同作為參考。
“將來的法律訴訟案將不得不斷定,數字化追蹤在什么程度上會變得過于可怕,”費蒂克和湯普森在書中寫道。然而,他倆仍推薦人們在社交網絡上公開自己最近的工作晉升,為你想購買的東西發條tweet(“想買輛新SUV,正猶豫是買@BMWUSA還是@MBUSA,有什么建議么?”),與在網上說你壞話、與你怨恨頗深的前任和解——這一切都是為了讓算法認定你是一個事業有成、熱愛豪車的完美約會對象。
過去的研究常常認為,個性化營銷既有說服力又容易被接受。但是曾在廣告界任職,現任伊薩卡學院(Ithaca College)副教授的莉薩·巴納德(Lisa Barnard)進行了幾項試驗,旨在確定廣告宣傳的可怕程度(她稱之為“可怕因子”)。她發現根據個人行為進行定制的網絡廣告依然有效,但是“覺得可怕”會讓顧客購買的幾率降低5%。這意味著,如果廣告的可怕程度可以降低到零,就可以將消費者可能花到別處的5%消費預算賺回來。
甚至那些最先試水的商家也意識到個性化營銷的局限性。Facedeals現在變成了Taonii,該應用依然提供定制推送服務,但是去除了面部識別功能。“消費者還沒怎么準備好,”一位女發言人在電子郵件中說,“他們想要優惠,但是要以一種更友好的(方式)。”
回溯到威廉·利弗(William Lever)——聯合利華的創始人和勸說性廣告的早期采用者,營銷的歷史就是持續不斷的試驗,而你我就是其中的小白鼠。迅猛的轉變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可怕和可愛之間的界線總是搖擺不定。用戶可能情愿為了某個目的共享信息,而在信息被挪作他用時卻滿心厭惡。但是,企業要想找出一種更好的辦法來確定廣告的“可怕程度”,還需要求助于它們的客戶。否則,確定“爽”何時變成“不爽”依然將是一個不斷試驗和令人難堪的錯誤反復出現的過程。
消費品企業聯合利華(Unilever)的首席營銷官基思·威德(Keith Weed)說,數字化個性營銷“有點像你到當地的商店買東西,店家認識你并且可能還準備好了你要買的東西”。雖然那聽起來很暖心,但他也承認,在網絡和移動端做好這一點,是很難把握的“微妙平衡”。他說,就目前而言,讓顧客可以方便地退出,并確保他們了解哪些信息將被共享、將在何處共享以及和誰共享,才是不把顧客嚇跑的關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