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服時裝周金獎設計師陰思培
在她的言行舉止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謙遜執著地的態度以及對服裝深深的摯愛。而她熱愛自由、追求舒適隨意的生活態度也讓她的設計在不經意間散發出絲絲生活中純摯恬淡的韻味。
記者:恭喜你摘得2015北服時裝周的金獎桂冠,四年磨礪后的閃耀發聲,你對此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陰思培:之前一直有聽到很多關于獲獎的言辭,但都盡量的去回避這樣的想法,認為那是一種干擾,想太多會沒辦法做該做的事情。畢設的初衷,只是為了給大學四年自己一個無悔的交待。獲獎是對我設計的肯定,也是對辛苦了很久的自己的一個犒勞。就獲獎而言,我也有很多的不適應,但不管怎么樣,獲獎前我是我,獲獎后我還是我。和其他所有設計師一樣,我們的作品早已呈現在所有人面前,我們的努力成果早已為大家所見證。獲獎對大環境的心態起了導向作用,所有的關注都聚焦在獲獎上面,獲獎前后幾分鐘,我們的作品沒有變過,人也沒有變過。大環境對所有設計師們的態度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至于設計師的心態也隨之改變。這些都是意料之中,卻仍然讓我覺的詫異。這次,我是領獎臺上的人,這個獎表示了行業前輩們的肯定,也讓我對自己的理念有了更多的信心,我把它看作一種認同,一種理解,這才是我真正想要得到的。
記者:你的畢業設計在眾多設計師中脫穎而出,你認為自己最大的優勢在哪里?
陰思培:我在后臺看到其他同學的衣服,覺的都很不錯,我都很喜歡,所以一直沒有想到金獎會是我。我覺得自己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優勢,也不曾想過要跟大家一決高下,只是單純地看著大家以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做出不同感覺的系列,覺得很有趣,每一套系列的服裝都有自己精彩的幕后故事。設計師與設計師之間的這種思維的差異性所形成的火花,其實也是創造出更好作品的階梯吧。
記者:本次服裝系列的靈感源來自于?
陰思培:《通感服裝 / 服裝通感》,一種感官刺激或認知途徑會自發且非主動的引起另一種感知或認識,被稱作“聯覺”。此系列設計以設計師本人為載體,多層面的觸發不同的感知,并通過服裝形式來體現。感性的講就是:<我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記者:你的畢業設計在面料上有很多手工改造,非常吸引人,為什么會選擇面料做為自己的主要設計點?
陰思培:設計本身就是推陳出新的過程,“特殊”是必要的。我在做設計的過程中,喜歡做很多的實驗。或許會借鑒一些非服用的材料,材料的來源也非常的廣泛,建筑用料,工業用料等等。有時,只要采取適當的方式,爛大街的材料也會變得豐富多彩。這個系列的服裝的材質靈感,大多都是我從日常生活中不斷的探索,搜集,積累所得。
記者:在服裝系列制作的過程中有遇到阻礙么?
陰思培:困難重重。這個系列歷時3個多月,從靈感源的整理到最后成衣的完成,每個階段都要經歷不同的難題,不斷地自我否定和返工。一直忍受著心理和身體的雙重考驗。但不得不承認,這也是收獲最大的一段經歷。于現在而言,這種貌似痛苦糾結的經歷,都將成為我值得回味的美好記憶。
記者:你認為自己的設計里最與眾不同的是什么?
陰思培:我沒有覺得這一系列有什么與眾不同,如果能得到大家的共鳴,也許是大家感受到了我通過服裝最真誠的表達。關于細節方面,我也沒有刻意的去表現。順其自然的展現出來吧。
記者:畢業設計讓你收獲了什么?
陰思培: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很難得的經歷,我在這次畢設中迅速成長,變成了以前的自己無法想象的樣子。算是收獲了一個意外的全新的自己,而這次的畢業設就是我成長的最好見證,
一席個性十足的短發,一身隨意不羈的裝扮,設計師陰思培隨性灑脫的氣質讓人印象深刻。獲得2015北服時裝周金獎、成為最終贏家的她,在面臨諸多企業的橄欖枝時也依然謙虛而清醒,對她來說獲得金獎并不是一個無往不利的王牌,而僅僅是對還青澀的她的一種認同與理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