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UB以設計之力撬動商業杠桿
10月28日,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辦的DHUB設計匯在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時尚回廊開幕,近50個中外品牌參與展示。其中,有近1/3為來自意大利的設計師及知名品牌,國內方面則包含了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獨立設計師及設計新秀等來自全國10多個省市地區的品牌參加。
參與DHUB設計匯,意味著一次與商業資源的近距離接觸,同時,也意味著與行業聲音的零距離對接,當變化成為“新常態”,對于時尚、商業、跨界等行業熱門話題,這些參與展示的年輕設計師有話要說。
集聚停不下的時尚節奏
對于風格與趨勢的大膽嘗試和再造是亮相DHUB設計匯的眾多設計師的共同點,也是他們追逐時尚的驅動力。此次DUHB設計匯展示品類覆蓋了女裝、男裝、童裝、手袋、鞋帽、珠寶、玩具及嬰兒用品等。另外,本屆DHUB設計匯,獨立設計師品牌占比超過70%,其中,80后設計師成為重要的設計力量,凸顯了DHUB設計匯作為扶持青年設計力量展示平臺的功能得以發揮。
原創設計師品牌“有癮”就是其中代表,這個以獨特個性稱道的潮牌主營線上,但隨著線上線下融合之路的不斷推進,有癮在北京世貿天階將開設首家實體店。北京水日皿服裝有限公司品牌公關劉京京表示,有癮通過與DHUB設計匯的緊密合作,快速擴大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不斷鞏固品牌設計的調性的同時,商業落地之路也更加明晰。
持類似想法的還有廈門哇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林真妮,“WOW-IN哇吲創立于1999年,雖然我們是一個老品牌了,但一直沒有投入過多的精力做品牌推廣。這次參與DUHB設計匯,我們覺得是時候了,借此機會把這個有十幾年歷史的品牌推出去,讓業界了解我們的設計能力,評評分、曬曬單,與設計圈內的專業人士形成交流。”
10月28日,孫海濤童裝發布會亮相751,當他的肚兜設計登上童裝T臺,立即引來熱議之聲。“在中國國際時裝周和DHUB設計匯這樣一個國際化、高端化、開放化的平臺上,設計師有義務將好的想法和好的作品拿到這個平臺來展示。”海寧市海濤時裝創意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孫海濤認為,高端童裝品牌當前未成氣候,設計師對于童裝市場的突破應該起到引導作用,除去童趣感,童裝也可以嘗試更多樣的風格。
DE FANG TEXTILE·OUTLINE理臻時裝發布會同樣在中國國際時裝周期間舉辦,迎來了一片好評,而在DHUB設計匯現場,記者再次見到了DE FANG TEXTILE(德紡)和OUTLINE理臻的合作展位。原材料企業和設計師共同登上DHUB,在深圳市德紡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堅文看來,時裝周和DHUB設計匯給了原材料企業一個契機,將產品的設計之美展示給消費者,“但是如何展示產品的細節之美,我想這只有在DHUB設計匯的靜態展示才能實現。”
聯動解構商業落地資源
DHUB設計匯以促進產業上下游對接、支持設計與市場對接、扶持青年設計力量為核心,是以強化設計交易和商業落地功能、突出服務和創意為主的新形態展示平臺,也是中國國際時裝周功能的延伸。
孫海濤的經歷是時裝周平臺延續商業價值的最佳證明。“今年3月在中國國際時裝周的發布秀結束后,品牌合作的代理商數量增加了500多個,令我十分意外。”驚人的收效促使孫海濤決定不僅要做發布秀,還要走進DHUB設計匯,收獲更全面的對接成果。“在DUHB,我們可以實現與社會資源的高效對接,包括加盟代理的客戶、買手和媒體,更難得的是,我們和京東等電商平臺進一步接觸,這對于我們這樣還在推廣階段的品牌來說機會十分難得。”孫海濤透露,DHUB設計匯結束后,品牌將重點推進渠道建設。
11月1日,設計師喬丹和余倩攜各自品牌SIVICO和WhiteFog在中國國際時裝周上舉辦聯合發布,一個是男裝潮牌,一個是優雅女裝,雖然風格各不相同,但喬丹和余倩對于設計師與商業之間的鏈動卻都有著年輕設計師的獨特視角。
設計師的創業風格往往會與普通大眾的需求有所偏差,在收到市場反饋后,設計師會進入調整階段,為了達到平衡甚至需要妥協。對此,余倩的經驗是:領先半個身位或許是最好的選擇。“設計師往往專注于設計,在商業拓展方面沒有足夠的精力和經驗,我們非常需要專業的PR團隊的支持,我希望能看到這樣的資源在國內出現,并與他們達成合作。去年DHUB設計匯首次舉辦時我就來參觀了,它的權威與高效讓我決定今年報名參加。”
而在喬丹看來,設計師品牌需要更個性化的推廣方式。“我們的消費客群是85、90后,所以媒介傳播的影響力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也是SIVICO參加DHUB設計匯的原因,與高級定制以品牌精神打動顧客不同,作為潮牌的我們需要的是更直接、鮮明且刺激的方式讓消費者認識我們,也就決定了我們必須與優質的媒介資源接觸。”
與喬丹、余倩不同,LIYUE&ZHANGHAILUN品牌的聯合創始人張海倫和來自北京服裝學院的大三學生王偉天則是帶著“學習”的態度來到DHUB。LIYUE&ZHANGHAILUN的第一季作品首次在DHUB設計匯亮相,對于渠道,張海倫希望品牌在線上線下都能有所接觸。而王偉天和他的同學們在北京服裝學院男裝設計專業負責人楊潔的帶領下,通過作品展示與業內前輩交流,為畢業后走向市場做好準備。
跨界細分再造多元合作
“跨界”作為近年來時尚界最熱的關鍵詞,引領著時尚圈內資源的循環互動,促成了設計的融合與再造,而在DHUB設計匯,服裝品類、時尚配飾等資源相互碰撞,新的跨界思路也在此生根發芽,設計師品牌、服裝企業和專業院校間的合作逐步走向成熟。
作為專業院校,北京萊佛士設計學院希望將其先進的時尚教育資源與服裝品牌、設計師的需求進行聯動。“多年來,萊佛士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自主創業設計師,如李鴻雁、秦旭、高楊等都在各自領域取得了成功。針對時尚企業的需求,萊佛士開設了陳列設計、服裝營銷等企業定制課程。我們希望在DHUB設計匯上推廣我們的畢業生和學校的宗旨——成為中國原創設計師誕生的搖籃。”北京萊佛士設計學院招生經理戴霞介紹道。
來自云南的保山學院首次亮相DHUB設計匯,以南紅、瑪瑙為主的原創時尚配飾出自學生之手,在院校組織的創業聯盟下,期待與服裝品牌形成跨界合作。保山學院珠寶學院教學科研辦公室副主任劉雯婷告訴記者,珠寶設計與服裝的融合跨界非常有前景,我們希望將學生的原創作品連同奢侈品珠寶的稀缺性一同“植入”到服裝產業鏈中。
隨著時尚配飾風潮在國內市場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設計師投身其中,并積極在“大時尚”圈內尋求跨界的可能。箱包品牌FEIQI MODA E ARTE成立于2014年,設計師豈菲在DHUB設計匯平臺的幫助下與買手的接觸越來越順利,目前,除了在集合店銷售,FEIQI MODA E ARTE還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進行品牌傳播。這次來到DHUB,豈菲已經和一些買手達成了合作意向。
而對于WOW-IN哇吲來說,來到DHUB設計匯則令品牌開啟了一條新的跨界之路。“我們的包款設計走的是‘隱形時尚’路線,我們要的不是上來就抓住你的眼球,而是需細細品味。”林真妮透露,在DHUB的平臺上匯集了優秀的設計師和專業院校學生,通過與他們的互動,我們不僅收獲了贊賞,也啟發了新的思考方向,計劃與服裝品牌尋求跨界合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