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紡織服裝行業進行市場格局的震蕩與洗牌
對于大多數紡織企業來說,2010年仍是恢復元氣的一年,升級、減排、內銷將是該行業新一年的關鍵詞。
成績
去年行業總產出增逾兩成
在佛山瑞龍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瑞龍眼中,去年是有點“看不懂”的一年,“相比往年1個月的淡季,去年的淡季持續了二三個月之久,但到10月份,市場又突然旺起來。”現在瑞龍的接單十分火爆,車間內數十臺機器同時開動趕工,甚至到了年底也絲毫沒有傳統的行情轉淡趨勢。黃瑞龍分析,可能是經銷商上半年較謹慎,存貨量少,紛紛趁年底補貨。這樣淡旺季綜合起來算,去年公司的加工和產銷業務都有所上升。
在紡織企業集中的西樵,經過改造升級、產業調整的“陣痛”,紡織服裝行業的稅收和銷售都增長了20%左右,預計2010年保持15%的增長問題不大。
從佛山大市的統計數據看,去年紡織服裝行業總產出約900億元,同比增長22.9%,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7%,比去年的6%略升。而下滑嚴重的出口去年已初步止跌,全年總出口23.6億美金,同比下降6.08%,低于全國和全省平均降幅。
洗牌加速
規模企業超千家
事實上,早在2007年國家下調出口退稅,佛山紡織企業就已經感受到陣陣“寒意”。“我們當年就提出產業調整應對形勢變化,金融危機的到來加速了行業洗牌。”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吳浩亮介紹,近兩年,在外在壓力下,原本生產不太規范、規模小的企業被關停,而規模大、抗風險能力強的企業則獲得更多資源。據了解,我市紡織服裝企業的總數由2006年的6500家減少到5700家,但規模以上企業則從2005年的600多家,增至去年的過千家。
2009年,經受住市場考驗的紡織企業紛紛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生存之路。高明溢達紡織用節能減排帶動產業調整,產出增長較大;新光針織則在新產品開發上下功夫,每個月出新品,每個季度召開新品發布推介會,現在企業的訂單已排到了今年上半年;而金紡等深入推進清潔生產的企業,不僅帶來了社會效益,也在去年嘗到了清潔生產帶來的經濟效益“甜頭”。
“紡織行業能夠在金融危機中逆勢前進,主要原因在于我們沒有簡單地產業轉移,而是以提升調整產業結構為重點。”吳浩亮表示,目前,提升生產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已成為紡織服裝行業的共識。
轉戰內銷
帶動行業逆勢前進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過去以出口為主,如今轉做內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國外市場需求萎縮、出口受阻的情況下,拓內銷成為紡織服裝企業“拉平”損失的普遍選擇。樵利織造有關負責人表示,現在企業大多內外銷雙向都做,不過重心開始向國內轉移,當前該企業已在國內發展近200個經銷商。而瑞龍紡織經過一番調整,內外銷比例達到7:3,內銷成為企業業績的重要推力。
“過去佛山紡織服裝行業的出口比例為60%左右,去年出口下降為40%,內銷則上升至60%。”吳浩亮表示,去年全部做出口的企業平均轉了15%至20%的內銷,甚至不少外資企業都在壓力下轉而開拓內銷市場。內銷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企業在出口方面的下滑,對去年行業的拉動作用的確比較大。不過,不少轉內銷企業仍面臨不熟悉產品市場、渠道缺乏等問題。
新動向
今年形勢預計總體向好
對于今年的發展前景,大多數企業都持樂觀而謹慎的態度。“整體市場應該可以把握得住,出口也會比去年有所增長,但價格仍不理想。”陳樹彬認為,內銷市場方面企業還有一個熟悉的過程。
企業目前對快速回暖并不抱太大期望。吳浩亮分析,2010年的形勢應該不會比去年差,目前企業手上的訂單并不少,尤其是大中型企業,訂單有的持續到今年上半年。但行業整體增長速度會比較緩慢。他預計,今年出口增速可能比去年快一點,出口量有望接近前年水平,而內銷需求預計比2009年增幅小。
新挑戰
2010年招工依然難
進入2009年下半年的旺季后,大部分紡織服裝企業都開始面臨人手嚴重不足、招工難的困境,這一困境在2010年仍將持續。而人民幣升值的步伐今年或將加速,加上水、電、煤和棉花價格的持續上漲,紡織服裝企業的成本壓力將越來越大。同時,產品價格卻未明顯上升,企業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另外,各地對環境、污染處理的要求越來越高,過去不規范的企業將面臨更多轉型和節能減排的壓力。
吳浩亮表示,今年佛山紡織服裝行業已確定3項重點工作:一是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搞好新產品研發;二是繼續推進節能減排;三是提高技術水平和加工能力,自動化、電腦自動控制將進一步推廣,推動企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減輕企業的勞動力壓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