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紡企上市新跳板?
近日,有關“新三板”擴容的工作被提上日程,符合條件的散戶將可參與報價轉讓。
“新三板”市場是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公司股份報價轉讓系統,它區別于已經退市進入掛牌轉讓系統的“老三板”,被認為是“創業板”的“創業板”,是繼我國證券市場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之后又一塊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練兵場”。
“新三板”將使符合條件的公司在場外市場備戰交易,一旦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即刻實現上市。它需要的門檻比創業板更低,因而,它更加適合贏利空間小,利潤不太高的紡織服裝企業,特別是那些具有高成長性的紡織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需求。
場外交易之后再談上市
在創業板一周年之際,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教授撰文認為,新三板的準入對象可考慮重點支持兩類企業:一是從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退市的公司;二是非上市、高科技、高成長性中小企業,它們的掛牌標準應遠低于創業板。
據了解,在國外,企業都是先上柜(場外交易市場),后上市(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柜的難度遠低于上市,且成本較低。“新三板”擴容將擴大三板隊伍,不僅限于北京中關村產業園,全國56個國家高新產業園區都可以進入“新三板”試點,首批試點園區可能在20個左右。
在國家高新產業園區,不乏紡織服裝企業,這些新科技紡織服裝企業有可能通過先到“新三板”掛牌交易,待條件成熟再轉板上市,實現曲線上市的目標。
紡織服裝企業謀求上市,實現融資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止過。即使是3年虧損,目前已經退市,進入三板代辦轉讓系統的紡企,也沒有放棄恢復上市的努力。上海華源股份公司、丹東化纖股份公司2008年5月先后退市,一直希望通過重組來重溫上市之夢。
上海華源股份公司2009年12月25日通過了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的審核,擬通過向福州東福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等“東福實業及其一致行動人”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由東福實業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的名城地產(福建)有限公司70%股權的方式進行重組后恢復上市,但由于受到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的影響,上市之路再次擱淺。ST丹東破產重整工作也于2010年4月20日執行完畢,但由于受到國家調控房地產政策的影響,目前上市的努力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
近年來,由于紡織原材料的漲價和用工成本的上升,許多企業日子過得非常艱難,僅僅依靠內生增長以及毛利率提升帶來凈利潤增長困難很大,上市似乎離他們比較遠。要達到3年連續贏利,且利潤在3000萬元的創業板上市門檻困難仍不小。新三板的擴容,似乎為這些企業帶來一線希望。
傳統之中孕育“非傳統”
但是,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通過新三板形式上市,企業的高成長性決定了它的上市途徑。
北京市道可特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光超律師是新書《直擊新三板》的主要撰稿人。他認為,發展“新三板”是中國證監會推出創業板后,為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從2006年1月,新三板作為中關村代辦系統股份報價轉讓試點正式啟動以來,通過幾年運行,掛牌公司數量逐步增加,市場總體運行平穩有序,其支持園區自主創新企業發展的作用初步顯現。{page_break}
《直擊新三板》作者之一、道可特律師事務所總經理助理熊文芳也告訴記者,紡織服裝目前仍屬于傳統產業,不如電子、IT行業具有高成長性,因此,按目前新三板規則和操作實務,這類企業進入較難。目前,在中關村掛牌的27家企業,都是高新技術企業,即便“新三板”擴容,對傳統行業還是會拒之門外的。
紡織行業雖然是傳統產業,但其中的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屬于新興產業范疇。國家“十二五”規劃倡導積極有序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均能找到技術紡織品和非織造產業的影子。如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電池隔膜材料、能源清潔的過濾材料、建筑用膜材料、高性能纖維材料等,均被各大券商和分析師看好,并推薦給機構投資者。
廣發證券指出,新材料是發展其他新興產業的基礎,如果說新興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先導,那么新材料就是新興產業的先導。投資新材料領域是繞不開的永恒主題。山西證券則認為,新材料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石,具備較高的資源壁壘或技術壁壘,尤其是涉及新材料領域深加工、具有自主創新及開發應用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值得重點關注。
在紡織上市公司中,涉及新材料、新纖維的企業包括:制造電池隔膜材料的佛塑股份、投資鋰電池制造的杉杉股份;高性能纖維芳綸1414中試投產的煙臺氨綸;投資高強PE產業化國家示范工程項目的中紡投資等。對于紡織行業這些上市公司來講,抓手就是節能環保、綠色低碳這一持續貫穿資本市場長期投資的主線。
而另外一些非織造布行業的公司,也正在積極籌劃上市。他們期待的就是,創業板、新三板能為這些非傳統紡織產業開綠燈,使他們順利登陸資本市場,完成鳳凰涅槃的歷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