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壓人民幣G20除了美國都說不
二十國集團首腦首爾峰會落幕 中國聲音備受矚目 美國影響力不斷減弱
施壓人民幣G20除了美國都說不
如果說二十國集團 (G20)的公報是為了掩蓋各國在財政和貨幣政策上早就暴露無余的分歧,那么它算是成功起到了這個作用。
二十國領導人昨日在峰會落幕前表示,G20將制定衡量經濟失衡的指標,但如何界定失衡這一頗具爭議的問題要推遲到明年進行。
至少,美國的企圖得到了有效遏制,G20成員國拒絕與其一道向人民幣施壓。
中國成為與會國力挺的一方,外媒認為,本次峰會的結束揭開了美國這個超級經濟大國衰敗命運的新篇章,而胡錦濤主席的講話,也給在場世界媒體留下了深刻印象。
黯然收場 具體方案啥都沒有
“這不是一場歡慶盛宴,”參與二十國集團(G20)首爾峰會的一位官員表示。特別是與會領導人無法就如何界定經濟失衡這一頗具爭議的問題達成一致,而只是承諾在2011年上半年討論一系列指標。
韓國總統李明博表示,各國首腦同意將在明年G20法國峰會召開前制定好經常項目收支指南,以解決全球經濟失衡問題。
《朝鮮日報》、韓聯社等韓國媒體在報道峰會結束時多認為是“碩果累累”,但別國媒體的評價普遍不高,由于峰會在匯率問題上沒能拿出具體的、具有實效性的解決方案,比起說是完全的跳躍,更多的人認為“只是向前又走了半步”。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道開篇一筆揮下“G20讓世界媒體失望”,路透社文章的標題則是“峰會成果乏善可陳,只達到外界最低期望”。
文章說,彌漫于市場的恢復全球經濟貨幣秩序信心的緊迫感,并沒有出現在韓國峰會公報中。“他們只是決定在會議結束之際寫下很多蠻不錯的目標,并希望能做得更好,以及未來的會議能取得更多成果。”
德國《商報》對出現這樣的結果分析說,峰會至多是相互傾聽,各國的處境如今大不一樣,無法采取共同的行動。2009年的倫敦峰會與這次峰會不同,那時,所有國家都同樣受到金融危機的威脅,同心協力讓世界經濟重回正軌。
影響減弱 美國衰敗光環不再
奧巴馬對出口強國中國和德國的批評遭遇到一個廣泛陣線的反擊,美國媒體普遍為這樣的“失敗”而感到失望。旁觀的德國媒體認為,峰會揭開了這個超級經濟大國衰敗命運的新篇章。
美國《福布斯》雜志措辭偏激,不僅對G20拒絕支持美國對人民幣施加壓力的結果表示忿忿不平,甚至稱,中美之間的沖突將威脅世界經濟的增長。{page_break}
全球20個最重要工業國家和新興國家未就結束貨幣“競爭性貶值”發出呼吁,峰會聲明中沒有了在預備性會議上達成的相關表述?!陡2妓埂氛J為,宣言內容表明二十國集團拒絕支持美國就人民幣匯率向中國施壓,說明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影響力下降了,尤其是在經濟事務方面。
美國《華爾街日報》題為《G20峰會美國影響力減弱》的文章也稱,中國在匯率問題反擊美國,可謂引人矚目,而奧巴馬卻還不得不站在一個尷尬的立場上為其不受政府控制的中央銀行進行辯護。
美國《紐約時報》更是無奈地感嘆:“奧巴馬的光環變暗了”。
中國聲音備受矚目批評美國眾人支持
新加坡《聯合早報》關注胡錦濤在G20峰會上的重要講話。文章援引他的話說,世界經濟正在緩慢復蘇,但總需求依然不足,缺少新的經濟增長點。各國經濟政策目標有差異,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難度增大,世界經濟復蘇的脆弱性和不平衡性進一步顯現。《華爾街日報》則注意到,胡錦濤提出中國將采取多項措施刺激內需和確保私人消費持續上漲,為全球經濟增長做出貢獻。該報還評論說,雖然沒有點名,但胡錦濤微妙地批評了美國。文章援引胡錦濤的話指出,“主要儲備貨幣發行經濟體應該實施負責任的政策,保持匯率相對穩定”。
路透社說,中國官員曾多次對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在G20首爾峰會前實施的新寬松貨幣政策表示不滿。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則指出,德國或中國的盈余并不意味著對世界不利,非要予以糾正,中國的人民幣與美元掛鉤是“不健康的”,“中國那樣強大的經濟不應將其貨幣與一個失敗的國家掛鉤。”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