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行國家標準與國際接軌 增強國際話語權
近年來,有關我國某些產品的國家標準低于國際標準、內外標準有別等質疑聲不時出現,我國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究竟有多少差距?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表示,我國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性水平大幅提升,采用國際標準的比例由加入世貿組織時的40%提升到現在的68%。
各國標準之爭日益激烈
市場上除產品競爭、品牌競爭外,標準競爭日益激烈,它是一種更深層次、技術水平更高的競爭,因此,各國都非常重視標準化工作,我國在這方面也不斷縮小與國際的差距。
支樹平日前表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0年來,我國技術標準體系進一步加強,共對21575項國家標準進行了復審,廢止了2513項,截至去年底,國家標準總數達到26940項。據統計,10年來,我國承擔了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國際電工委員會有關技術委員會主席、副主席職位30個,秘書處54個,國際標準工作組68個,直接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活動的專家超過2000人次,由我國提交的國際標準提案230項,其中104項已成為國際標準。
技術標準也被許多國家用來實施貿易保護,它們往往以技術性貿易措施等非關稅措施的面目出現,專家指出,這種措施名義上合理,但技術性復雜,形式上隱蔽,對我國產品出口以及產品進口造成了極大障礙。調查顯示,我國每年有超過30%的出口企業不同程度地遭受到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
支樹平表示,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充分享受成員權利,注意運用世貿規則,突破技術性貿易壁壘,先后就70多項技術性貿易措施提出了200多次特別貿易關注,先后對歐盟化學品法規、美國食品安全現代法案、日本食品安全肯定列表制度等3600多項國外重大技術性貿易措施進行了評議和交涉,有效破解了貿易障礙;著眼于國家外交外貿大局,合理調控國外產品市場準入,先后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10多項與技術性貿易措施相關的合作文件,維護了國家政治經濟利益。
民企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市場上有一句流行語: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誰擁有標準的國際制定權,誰就掌握了市場的話語權和定價權。據了解,如今,在參與起草制定國際標準的隊伍中,有了中國民營企業的身影。
去年,電光防爆電氣有限公司參加了IEC 31M AHG-1“礦用設備”國際標準的制定。該公司總工程師齊東遷說:“這是中國防爆電氣行業首次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公司通過參與制定可將自己的技術標準列入國際標準中,有效掌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比別人更早更快更多地獲得利益和生存空間。”
上個月,國際標準化組織/服裝尺寸系列和代號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設在了位于江蘇常熟市的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這是中國民營企業首次以組織單位身份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和修訂,并承擔秘書處工作。秘書處單位代表、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曉東表示:“秘書處落戶波司登,有助于提升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在標準制定、修訂和貫徹等方面的話語權與影響力,有助于推動中國服裝行業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實現從制造大國向標準強國的轉變。”
標準化事業任重道遠
雖然中國國家標準體系基本形成,但標準化事業發展道路仍然任重道遠。
中國國家標準委主任陳鋼介紹,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0年來,標準制修訂步伐明顯加快,初步解決了標準缺失、老化、滯后等問題。國家標準和備案的行業、地方標準總數目前達到9.3萬余項。但他同時表示,中國標準化工作還存在管理體制不順暢、運行機制不完善、實質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能力不強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中國標準化工作將進一步完善標準體系,提升標準化整體質量效益,繼續保持較快的標準修訂速度,推動實施國家標準化戰略。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魏傳忠認為,我國在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及不足,主要表現在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尚不健全,運用技術性貿易措施有效調控進口、打破國外技術壁壘、促進出口的有效性受到制約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