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業脫困之路 “穿”出來的GDP
色彩斑斕的時裝,創意迭出的設計,令人目不暇接的秀場……在我國紡織服裝業最具影響力的三大展會――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簡稱服博會)、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和中國國際時裝周的現場,似乎看不到經濟危機留下的痕跡,依舊熱鬧繁華。但正如今年服博會的主題“穿越”一樣,我國紡織服裝產業在新的經濟環境下,正在以市場化為動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不斷通過探索和創新去尋求發展,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提高品牌運作水平。
無法回避的“新局勢”
“國際競爭的加劇、對外貿易的受阻都將對中國服裝業在國際市場的地位和國內市場格局造成沖擊。中國紡織服裝產業正面臨著一個無法回避的新局勢。”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院長李進才說。
當前,國際市場的疲軟使全球服裝加工貿易競爭更加激烈,東南亞國家依托更低的原料、勞動力成本,還有更優惠的政策措施,奪走了中國很多訂單。
經濟不景氣時,單邊貿易保護主義將愈演愈烈,出口企業面臨的需求不足、競爭壓力和貿易摩擦更加突出。“發達國家將會加大對新興經濟體貨幣升值的干預力度,國際間的貿易戰和匯率戰不可避免。作為全球最大的服裝出口國,我們面臨更加復雜的外貿形勢。”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說。
來自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我國服裝出口192.9億美元,同比下降2.5%。而事實上,在2011年,我國服裝出口就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增長速度在8月之后迅速下降。剔除價格因素,2011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數量同比僅增長0.5%,其中服裝出口數量同比下降0.2%。
對外貿易的受阻導致中國服裝出口企業“出口轉內銷”的沖動加強。同時,國際市場長時間疲軟和國內消費市場的長盛不衰,不斷激發海外品牌進駐中國市場的雄心。這些都將對國內原有的市場格局帶來新的沖擊。
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服裝品牌以中國的紡織服裝展會作為平臺深耕中國市場。此次服博會海外展區共吸引了21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品牌參與,占據了北京新國展的兩個展館,展示面積近3萬平方米;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也吸引了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3家企業參展;而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海外參展商更是達到334家,較去年增加63家。“未來,‘家門口’的國際化競爭將日益加劇。”陳大鵬說。
法國時尚女裝品牌cachecache可以看作是近年來海外品牌強勢進軍中國市場的一個代表。2012年3月17日,cachecache的中國第500家店于山西晉城隆重開業。自2005年進入中國后,短短6年時間在大小城市開店500家,cachecache的擴張速度驚人。在服博會上,cachecache中國總經理MR.StephaneTorck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在扎根于一線大城市后,cachecache將進一步發展中國內陸城市的品牌零售業務,2012年在中國再開250家店。
國內方面,服裝企業流動資金緊張、貸款難、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等一系列問題凸顯。這些不僅造成企業產銷不暢、庫存增多和盈利下滑,還影響企業正常接單生產和市場信心,嚴重阻礙了全行業的穩定運行。
“2012年,中國服裝品牌已經走過發展的黃金20年。站在新的歷史關口,習慣經濟高速增長環境下成長的中國服裝企業,在國際經濟增長緩慢、消費心態和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國際產業格局發生改變階段,迫切需要對過去品牌發展的方向進行再認識。”陳大鵬說。
轉型迎來“新機遇”
盡管遭遇瓶頸,但更多的企業把它視為轉型發展的機遇,在產業格局巨變的浪潮中抓住新的增長點,尋找新的路徑,從而獲得新生。
“2012年是中國服裝行業提升軟實力的關鍵年。站在國際大環境下,我國服裝行業依然面臨發達國家在產業鏈高端、發展中國家在產業鏈低端的雙重激烈競爭。發達國家憑借技術、品牌和供應鏈整合的優勢,占據著市場的主動地位。回歸國內,我們面臨著經濟轉型的嚴峻危機。然而,透過‘危’我們看到的是‘機’。只有抓住機遇,我們才能轉危為安。”雷迪波爾董事長劉長明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說。
在本屆服博會上,作為一家國際化運營的時尚多品牌服裝企業,雷迪波爾突破往年“各有重點、分頭攻關”的參展模式,率旗下國際合作旗艦品牌RaidyBoer(雷迪波爾)、全資控股意大利品牌GHILARO(古勞)和代理意大利品牌Ferrante(費蘭特)形成“三套馬車”并駕齊驅之勢,以600平方米的超大展區,吸引絡繹不絕的經銷商與觀眾駐足流連、洽談合作。
同樣堅持多品牌、多元化發展戰略的女裝企業舒朗,今年攜旗下舒朗、美之藤、名作、醉酷、珂蕾朵姆、GOGIRL、GOGIRLKIDS、風入松8大自主創新品牌亮相服博會,并應邀在服博會上做了首場動態秀。正如舒朗董事長吳健民所說,品牌是文化的積淀,一個成功的品牌要經得起時間的打磨和檢驗,而舒朗正是依靠逐步的升級,夯實品牌的基礎。“力求每一年、每一季都會給消費者眼前一亮的感覺,讓品牌的固定消費群來感受舒朗的發展和升級。”
中國國際時裝周同樣是一個提升中國服裝品牌影響力與傳播力的平臺,喬丹體育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作為國內運動裝設計領域惟一的比賽,“喬丹杯”中國運動裝備設計大賽已連續舉辦了6年,不僅挖掘了國內大批行業設計人才,而且擴大了喬丹體育的品牌影響力。在今年的時裝周上,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與喬丹體育共同宣布下一屆大賽的主題為“夢想?起航”。
在本屆服博會上,記者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李寧、361°、安踏、巴拉巴拉等眾多的成人裝品牌開始在困境中突圍,“穿越”至童裝領域。
3月29日,作為代表中國的、國際領先的運動用品公司,李寧集團宣布將兒童運動市場業務作為未來重點發展方向,大力扶持。李寧集團將在未來10年內,將李寧品牌獨家授權給天津市寬貓咪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經營全品類的兒童用品。為此,李寧童裝不僅發布了全新的品牌標志,搭建了全新的管理團隊,并且公布了未來5~10年的發展規劃。此舉向社會顯示了李寧品牌在兒童運動領域大顯身手的決心,最終成為中國兒童用品行業的領導品牌之一的決心。
在服博會的男裝區,記者除了看到雅戈爾、杉杉、紅豆、波司登等“常駐”品牌,還看到已經很久沒有“露面”的美特斯邦威、七匹狼;更有新崛起、在區域內具有較高市場占有率的五木、諾奇等品牌。
作為全國優秀男裝品牌的代表,五木此次重磅出擊,在男裝館搭建300平方米展位,并推出精彩時裝秀讓大家一飽眼福。對于參加本屆服博會,五木另外一個目的就是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加盟代理市場。在過去的十幾年,五木一直在做直營店,全國已有110多家,涵蓋中國各個省市,而在未來幾年,公司計劃上市,需要更多的店面來擴張勢力。
“這些企業的出現充分說明在危機下,面對變局,企業心態平衡,對未來發展依然信心十足;面對新形勢,企業正在進行戰略布局,國內品牌格局將面臨重新劃分。”陳大鵬說。
產業面臨“新定位”
未來,產業轉型之路勢在必行,但“方向比距離更重要”。“轉型升級的核心是創新,創新是改造、提升紡織服裝業,提高國際競爭力,實現國際新定位,滿足國內消費者對美好生活更高期望,適應消費升級的必然選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說。
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集中展現了中國紡織業科技創新的新局面。在以“時尚+科技+低碳”為主題的本屆紗線展上,記者近距離地體驗了咖啡炭、涼爽玉、綺麗紡系列紗線等功能性纖維。咖啡炭具有保暖功效,涼爽玉則擁有涼爽的功效,綺麗紡具有綠色環保、抗起球性極強、手感柔軟、質地順滑和透氣性好等特點。記者還親身感受了以ATPDP纖維為主的節能環保型差別化纖維。ATPDP纖維是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可染可印花的最新環保型產品,可與任何天然纖維交織取得仿棉如棉、仿絲如絲、仿毛如毛的效果。ATPDP纖維的成功推出為紡織品進一步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創造了條件,ATPDP在印染及后整理過程中,能大量減少水的使用量,初步估算電和染化料的消耗費用可節約25%~30%。
而為了尋求創意與產業之間新的結合點,尋找紡織產業作為時尚創意產業新的增長點,挖掘在面料產品創新方面新的突破點,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首次與中國紡織面料行業惟一的專業設計賽事――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攜手,將其融入展會并作為其中一項重要的專業活動。今年,大賽將更加深入到各地方產業集群,促進區域產業升級,提高產品創意設計水平。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加快產業升級,除了在產品創新、品牌創新、科學發展方面保持持續的動力外,加快產業鏈整合,發揮產業鏈的優勢,將是紡織服裝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春季三展一周作為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的紐帶,時刻傳遞著產業的最新動向。“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石獅不僅組織了威蘭西、彬伊奴等10家企業參展服博會,還在展會現場為今年4月18日~21日舉辦的第十五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進行推介。據悉,本屆海博會將承續“兩岸、規模、專業、休閑、時尚”的主題,重點突出大型綜合平臺作用,推動有利于兩岸產業升級的項目合作,促進兩岸產業融合。
而全國輕紡商貿市場大縣紹興縣也在中國國際時裝周上宣布,在今年10月“2012中國柯橋國際紡織品博覽會”舉辦期間,將與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中國紡織報社共同推出“2012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據紹興縣領導介紹,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傳統市場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關因素的限制,因此,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輕紡城提升發展成為紹興縣“十二五”期間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近年來紹興縣政府通過各項鼓勵政策大力發展創意產業,這也促成了政府、權威時尚機構、權威行業媒體三方攜手打造具有專業影響力的賽事。
“困難可以阻礙產業的發展,也可以促使產業邁上更高的臺階。”王天凱說,我國紡織服裝業已形成全球最為完整的產業鏈系統,核心競爭力正在由勞動力成本優勢向功能優勢、效率優勢、性價比優勢轉變。我國紡織服裝業的比較優勢并沒有消失,反而是在提升,而且提升的空間還很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