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縣制革支柱產業完成重組收購
近日,溫州平陽縣全面完成制革企業重組收購,這意味著該縣為淘汰縣內制革業重污染工序踏出了“釜底抽薪”的第一步。為了不再陷入環境倒逼的境地,該縣此次對制革業的整治催生了“壯士斷腕”的氣魄重組企業以一年為期,淘汰生皮鉻鞣這道重污染工序。
截至6月30日,平陽縣57家制革企業(含制革車間)重組減少為12家,制革使用的轉鼓由原來的732只減少至377只。同時,重組制革企業啟動對現有廠房進行改造或重建,開始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及環保審批手續,啟動廢水、廢氣、固廢等各類污染防治設施改造建設,計劃到明年7月1日以后,生皮鉻鞣工序以及相關的開皮機生產一律取締,保留坯革染色、復鞣等后加工與整飾。有業內人士稱,生皮鉻鞣工序是重度污染的產生源,也是制革主要利潤來源,所以,這是一場直接觸及大多數人利益的硬仗。
制革業一直是平陽縣的支柱產業,該縣的水頭鎮在本世紀初每天要處理1.2億張生豬皮,成為全國最大的生豬皮革加工基地,生皮產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制革年產值高達38億元,也由此貢獻了平陽全縣財政稅收的三分之一。然而,制革業產生的污染之痛,也成了該縣的一道久治不愈的重癥傷疤,并被省政府列為國家級重點防控區。
今年初,平陽縣出臺了新的方案,并明確提出實施“退出”的方案。該縣確定的目標是,2012年6月30日前,全縣所有制革企業必須完成重組,不參加組合、退出制革生產的企業,其轉鼓可由政府收購。實現全縣制革業鉻排放量將比2009年削減20%以上,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總量比2010年分別削減30%以上;在2014年6月底前,全縣制革業污染整治工作通過省、市政府組織的整治驗收的目標。
對重組的制革企業,平陽縣出臺了嚴格的考核標準:新組合企業的轉鼓必須達到25只以上,年加工能力大于30萬標張牛皮;新組合企業必須對現有廠房進行改造或重建,2013年6月底前標準廠房建成投入使用,逾期未完成的,一律無條件停產。同時,該縣對退出制革生產的轉鼓,以每只30萬元進行回購,目前,平陽縣水頭、騰蛟兩地已收購轉鼓341個。
為了促進企業轉型的積極性,平陽縣將從專項資金補助、稅收、土地、規劃、獎勵等方面給予扶持,促進整治,幫助轉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