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品牌需先苦練內功再考慮走“國際化”
截至2013年6月30日,匹克贊助了18名NBA球員、3支NBA球隊以及9個國家的國家籃球隊。現在又將目光投入了中東歐市場,在剛剛結束的索契冬奧會上,匹克就贊助了斯洛文尼亞代表隊。
3年進入100個國家和地區,在行業整體蕭條的情況下,匹克何來如此的雄心?
分析一下去年下半年匹克的業績或許可以得到答案。
依據財報,2013年三季度,匹克部分零售網點的同店銷售金額與2012年同季相比有低單位數的增長。同時,去年11月,匹克稱,2014年第二季度訂貨會訂單總額(按批發價計算)與2013年同季實際銷售額相比,有較高的單位數增長。
在這之前,匹克的業績很不好看。
2012年是中國體育運動行業的寒冬,這一年各企業業績紛紛下滑,匹克同樣業績慘淡。當年,匹克營業額為29.03億元,較2011年下降了約37.5%;凈利潤3.11億元,同比下降幅度高達60.1%;關店1323家。
2013年上半年仍舊沒有多大改觀。其2013年中期財報顯示,上半年營業額減少27.3%至11.7億元,凈利為9000萬元,較2012年同期下降62.5%,關店289家。
其實,很難說目前匹克的形勢很樂觀,可能僅是剛剛“止血”而已。2014年第二季度的訂單總額雖然有所上升,但這是否能在消費者那里變現還是未知數。
或許,匹克是想避開國內體育運動品的紅海,在國外尋找一片藍海,畢竟目前包括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體育運動品牌都開始向中國三四線城市滲透。然而,很難想象,在不同文化的市場中,匹克可以繼續依靠渠道、門店數量的激增來占領市場。一個在國內市場尚難立足的企業在國外會如魚得水?
不得不說,匹克“3年進入100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化步子邁得太大了。
匹克應該吸取李寧在美國和西班牙市場失敗的教訓,應該先立足國內市場,國內市場沒有做好的情況下,不宜盲目在國際市場進行擴張。其實,目前匹克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并不明顯,可能只有價格這一張牌。而如今國內原材料、工人、工資等成本不斷上漲,匹克的價格優勢也越來越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