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服裝企業“觸網”突圍給行業一些啟示
傳統服裝行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今年上半年,李寧集團關閉1200家低效門店,關店比例高達15%;今年第三季度佐丹奴共計關閉了74間零售店,其中63家位于中國內地……服裝業之前簡單粗放的外延式突圍秘訣,或許能給行業一些啟示。
“建立供應鏈協同,庫存成本在供應鏈環節可以下沉40%。”這是孫榮光創立的服裝新品咔褲決勝的秘訣。
經濟導報:作為一位在傳統服裝行業從業20多年的“老兵”,你認為當前傳統服裝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何在?
孫榮光:服裝行業正面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渠道庫存巨大。傳統服裝企業多采取訂貨會制度。如夏末秋初的衣物,很可能在去年春季就開始制作了。在這種供應鏈發展下,產品同質化上升,物品價格升高,銷售效率下降引起資金周轉緩慢。一件產品銷售得好,后方會加大產量,但后續銷售可能又會出現滯后,這樣就在無形中加大了庫存。
這種產業鏈的惡性循環,使很多服裝企業進入低迷期。
經濟導報:你是如何破題“去庫存”的?
孫榮光:事實上,服裝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比拼的不是高業績,而是去庫存能力。誰最先將庫存清理到合理水平,使渠道恢復活力,誰就可以在這輪低潮中最先復蘇。
建立供應鏈協同,庫存成本在供應鏈環節可以下沉40%。之前服裝生產是提前半年下單、打板、調試、再生產的,會產生大量庫存問題。咔褲團隊提出要優化供應鏈與生產廠家聯合,從生產上搞突破。如壓面料不壓款式,可以隨時更改款式、調整訂單。又如進一步優化成壓胚布不壓面料,提前織成白胚布放在布廠,隨時調整整染面料的顏色和數量。
經濟導報:模式、渠道管控很重要,但對消費者而言,產品品質和用戶體驗同樣重要。咔褲是如何選擇駕乘、辦公室等用途作為切入點的?
孫榮光:咔褲的出現就是“抓住了服裝行業與后汽車時代相結合的機遇,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 ,為客戶提供了生活話的時裝”。
一次意外的高速路上堵車的經歷,讓我發現了商機。車上狹小的空間坐久了會不舒服,這是駕乘人員的痛點。由此可想,坐著辦公的商務人員,坐車出游的旅行人士,最大的需求是舒適,如果能滿足他們在對舒適感的要求,整個服裝市場將全部打通。
經濟導報:對于網店的沖擊,企業在營銷策略上采取哪些有效嘗試?
孫榮光:我們制定的新銷售模式采用了“商場專柜+電子商務+汽車4S店系統+ 團體定制”的方式,極大地解決了產品銷售模式、價格利潤、品牌定位、招商等問題。
由于商場高端品牌的集群效應,可以吸引來當地幾乎所有的高端消費人群,咔褲可以直接面向目標人群,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節省了大量的廣告投入和品牌定位的費用。同時商場專柜能起到旗艦店的作用,協助完成線下招商,對電商線上銷售形成實體支撐。又通過“PC電商平臺+移動互聯網+微信精準營銷”這樣三網合一的方式為增加品牌推廣、招商加盟、向線下導流提供作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