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80后,要工作更要情趣
全球雇主品牌咨詢公司Universum最新調查顯示,今年有50.6%中國大學畢業生把“生活與事業平衡”作為職業目標,比去年…
小竺是今年畢業的IT專業研究生,她有四個朋友在中國一家知名電信大企業工作。問她會不會步朋友后塵,她說不會。為什么呢?“聽朋友說,加班太多,”她答道:“都沒時間玩了。”
竺麗(化名)畢業于英國南安普敦大學(Southampton University)管理學院,回到中國后,她在上海一家國有企業做見習生,希望很快能在這家國企拿下正式工作的合同。
問她是愿意在英國,還是回中國工作,她表示,肯定是回國,不僅僅是她覺得自己更適應回國工作,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好玩。她說:“回國很熱鬧,又開心,家人朋友都在中國。”
像小竺這樣注重生活與工作平衡的畢業生,似乎越來越多。根據全球雇主品牌咨詢公司Universum最新調查顯示,今年有50.6%的中國大學畢業生把“生活與事業平衡”作為職業目標,比去年增加了近10%。 “這些中國大學畢業生認為,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Universum品牌顧問高穎表示:“他們會理性地對待工作和生活,不會一味地做工作狂。”
要工作還是要生活
小竺在上述那家知名電信大企業工作的朋友中,兩個還是高中時的同學,他們都是事業型人物。聽他們介紹,雖然初進公司時起薪并不高,但工作兩年后,就是IT行業的強手。“他們都想做‘牛人’”小竺。聽小竺解釋,所謂‘牛人’就是高手的意思。
小竺在中國大學讀書時,專業是電子信息工程;在英國讀研究生,專業是信息系統。問到小竺的志向,她無意去做‘牛人’。她說:“不介意加一點班,但不會愿意老加班。”問她在“生活與事業平衡”和“職業經理人”之間如何選擇,她不加思索地答道:“當然選‘生活與事業平衡’。”對小竺來說,事業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她對工作的看法是:“盡心去做,收入合理,比較穩定,”她說:“工作只是生活的經濟來源。”
我隨機采訪的另一位學生是小劉,她的職業目標聽上去與小竺不同:“我的目標是要提高自己的實力,”小劉清請楚楚地說:“工作應該排在第一位。”小劉是2007年北京一重點大學會計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今年6月起,她開始在北京金杜(King & Wood)律師事務所工作。細問她工作上的事情,小劉對加班加點的看法與小竺有類似之處。
“如果特別有必要,事情很重要、很緊急,我不會介意加班。”小劉說:“但要是天天加班,我接受不了。對我來說,天天加班加到很晚,沒有必要,也說不過去。”
小劉認為,工作的時候,不要想其它的事,要全身心投入。回到家,就不要想工作的事,不會去想今天還有什么事情沒做完,也不會去想明天還有什么事情要做。該干什么,就干什么。
如果工作上遇到煩心、不痛快的事,下了班之后還想不開呢。小劉想了想說:煩心的事還沒碰到。要是有的話,先找一個朋友或親近的人聊一聊,把不痛快的事說出來。關鍵是要尋求幫助,并在上班的時候把問題解決。她說:“空閑的時候,我會很注重生活,但要有主有次。”
中國80后求職需求
就雇主而言,他們也在關注近年來中國年輕人求職需求的變化。寶潔公司(P&G)大中華地區招聘經理林蓓蕾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80后是新一代的年青人,他們不介意努力工作,但同時追求開心;不怕工作有壓力,同時希望工作有靈活性,即工作需要的時候,他們可以不介意加班、全力工作,但工作完了之后,他們希望有個人選擇,有自己的時間。
“80后是在(中國)獨生子女政策下長大的一代,父母照顧得很多。與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相比,他們沒有什么負擔,不用為生活擔憂,也沒有受到過什么挫折” 林蓓蕾說。“他們對生活的希望是要快樂,要開心。”針對80后這一代人的特點,寶潔在工作方式上做出了許多調整,其中包括在家辦公計劃,每周可以在家里工作一天,工作靈活性,以及鼓勵員工健身。
“在寶潔,員工一天工作8小時,上下班的時間是靈活的。” 林蓓蕾說:“比如,你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選擇在早上7:30上班,或者在上午10:30上班。如果因參加電話會議或加班下班晚了,第二天可以相應晚來。”
林蓓蕾介紹道,在寶潔廣州總部大樓里,就設有健身房,供員工對健康進行投資,舒緩工作壓力。對不能享受公司內部健身設施的員工,寶潔會為他們提供健身卡,鼓勵員工參加各地的健身俱樂部。這些健身活動非常受年輕人的歡迎。她說,就工作強度而言,在寶潔是具有挑戰性的,但肯定不會像在IT或銀行業那樣辛苦。
問到寶潔為什么會為80后的年青人提供上述工作方式,林蓓蕾表示,在寶潔,60%的員工是80后一代,而這一代的人會越來越多,“這不是我們所能選擇的,別的公司也不能,” 林蓓蕾說,“所以要根據他們需求做出調整。”
責任編輯:vivi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