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提高:激發部下的問題意識
網絡盛傳華為總裁任正非有一次對其財務總監說:“你最近進步很大,從很差進步到了比較差”。任正非這里的“進步”雖有些許調侃之意,但卻道出了一個亙古不變的簡單道理,那就是不斷的改善。而“改善”呢,是從“問題”開始的!
在管理實踐過程中,改善指的就是解決問題。假如一切完美,不存在任何問題,那還改的哪門子善?
要解決問題,首先是要發現問題,找準努力的方向。而要發現問題呢,則必須要具備一定水平的問題意識。沒有問題意識的人,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那種“見到油瓶倒了都不去扶一把”的人。這種人面對企業組織/團隊存在的或多或少的問題,秉持著一種“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的漠不關心的態度。
所謂改善,就是一天比一天過得好。在2008年計劃生產950萬輛汽車的豐田(世界范圍內行業第一)稱之為“每天進步一點點”,放在中國的海爾則稱之為“日清日上、日上日高”。如果能夠堅持做到,那就想不杰出都難!在我國,很多企業都曾起動過“全員合理化建議”項目,但效果很好的少之又少。
以每天進步千分之一計算,一年365天下來就進步到1.44倍,十年下來就是6.19倍,二十年下來就是38.4倍。這就是“堅持”的功效,“堅持正確方法”的強大功效。
現在的問題是:對于一個管理者,如何看待問題意識,尤其是如何有效激發部下的問題意識,從而形成團隊內部人人爭先改善,相互促進,團隊與員工共同成長的良好氛圍?
這個問題得分兩三個方面去分析:
首先是管理者本人。
管理者本人對問題的認知高度,直接決定了一個團隊的整體改善水平。很多相當瀕臨倒閉的中小企業,換了一個經營者后就可以扭虧即可說明這個道理。企業如此,團隊也是一樣。只是這里的團隊管理者,又多了一層考慮因素即“企業的組織環境”因素而已。
管理者本人是不是常懷“不滿現狀”之心,同時具備“打破現狀”尋求進步的積極姿態與相應行動。這里強調的是“示范”作用,不能“以身作則”的管理者,向團隊成員提出一些原本是正確的動議,也只能停留在“放空炮”的層次上。
管理者本人對于培養部下問題意識,甚至是養成改善的習慣,有沒有相應的方法,與足夠的思想準備。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一定要先進行自我學習與提高。
總之,管理者必須認識到:通過培養、激發部下的問題意識,由全體團隊成員去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團隊績效的提升。要比自己手拿皮鞭站在他們身后猛抽,或者在下屬的工作現場安裝攝像機等手段來得更加有效,而且持久。
其次,正常情況下,管理者要對部下做些什么?
共同制定目標:描繪美好的前景,激發下屬的改善意愿。畫餅能不能充饑,尚無定論。但望梅能止渴卻早有定論。管理者在面對團隊成員的時候,一定有具備這種“望梅”的本領,當然,我絕對不是讓你去向團隊的成員“胡夸海吹”,不切實際。
確定致勝之路:在不考慮組織環境因素的前提下,團隊的進步,只能靠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不斷改善,追求每天進步一點點,是一條被實踐證明完全可行的正確道路。管理者所需要考慮的是在這條道路上,你們將采取哪些形式、安排哪些內容、按照什么步驟等進行推進,并確保團隊成員都了然于心。
在目標與道路確定之后,就要放手讓大家去做。管理者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
激勵他們。精神的、物質的、以及激發他們自我激勵等等方法均可使用。
讓部屬相互激勵。比如讓各個小團隊相互競爭。
不斷發問。這里的發問,不是追求責任式的發問,也不是指責式的發問,而是帶有啟發性的發問,比如“這個零部件要是這樣擺放的話,你覺得怎么樣?”,“你昨天與張某吵了一架,現在感覺如何?”不斷發問的結果,如果做到下屬主動來問你一些改善相關的問題的程度,你的部屬問題意識的激發工作即告成功。
支持他們。在發現了一個又一個問題之后,解決問題的沖動便上升為主要矛盾。要解決問題是需要資源的,也就是需要付出成本。這個時候,你要做的,是盡可能提供支持,還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不能就近解決問題,也要與相應的下屬做好溝通工作,以不打擊團隊成員的積極性為衡量標準。
及時分享。無論我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都要及時在團隊內部進行分享。
第三,特殊情況下的針對性處理。
對那些特殊的團隊成員,如通過“其次”所列的工作還無法激起其改善意愿的團隊成員,要專門進行私下的溝通。了解其不愿積極響應的原因、經歷,或者他的需求。公開的會議無法了解到的深層次的信息,在私下溝通的情況下,往往可以獲得。這有利于團隊的管理者有針對性地解決少數特殊的問題。
在帶領團隊時,我會在分享過程中不斷地向團隊成員傳遞一個理念:問題是通向進步的階梯!讓大家一起經歷,一起見證,在一次又一次的問題面前,我們所共同經歷過的成長。在日復一日的共同工作中,我們的團隊成員,從開始時“談問題色變”到現在“三天沒問題需要處理大腦就缺氧”的程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