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文科生職業發展這檔子事
聊聊文科生的職業發展。實話說,這個話題太大了,文科生,從貿易到文秘到人力資源到中文,英語,都可以算,我說不清楚的。不過可以從公司的職位職能上說起,今天就來談談HR和行政人員的職業發展(必須一起說才能說到明白,歡迎搬個小板凳慢慢聽。估計要寫一陣子了)
先來說下為啥非得要把人力資源和行政放在一起說。說兩者一樣吧,很多讀人力資源的肯定不爽,我們可是戰略性的呀。但實際上,人力資源也就是行政出來的,是為了行政上更好的管理人而分出來的(我不是人力資源科班出身,說的不對的話別叫,不過事實上,很多小公司,人力資源和行政就是一個人的活)
如果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一本前兩年超級火爆還翻拍了電視劇的《杜拉拉升職記》。
這個作者絕對是HR出身的,寫的很多就是HR的daily life。感興趣的一定要認認真真的看,看完了,相信你對HR的想法也有了新的認識,而不認為HR是那么神秘的事業了。
但是真實生活中,行政和人事還是比較大區別的。最實際的區別是Money。行政的工資比較人事那是低了不是10,20%的,人事有100多萬的人我見得實在不少,而行政,一般來說,大秘級別的那個工資也就3,4萬(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不過一般就這樣,相當于普通的經理級別),一般的admin那個工資都在萬元以內(所以admin是小時工,算加班工資的。)檔次立馬有了差異。看過杜拉拉的也許有印象,當杜拉拉的職位從行政經理變為行政及招聘經理的時候,DB公司的薪資福利經理心里著實不高興了一陣子,因為他知道,和HR沾邊后,這個身價就不同了。
做行政的和做人事的有很多相同之處,這后來身價的差異可以說,入錯行呀。要轉,沒那么容易,君不見杜拉拉要不是有老大提攜,相信還是個管辦公室日常事務的人物。
然后跟大家說說,行政干啥,人事干啥。相信聽完了,大家也就知道為啥要的人素質那么接近,但是身價后期卻會相差那么多。
所謂行政,就是事務性管理的意思。在小公司里面,可能叫做辦公室主任,那就是一個辦公室里面除了財務,業務部門外其他拉拉雜雜的事情,都該你管。(一般小型外企,可能人力資源的事情是外包的,比如發工資之類的,有幾個很有名的國有企業干這塊,比如中智,外服,四達等)。那么小到前臺,大到辦公室裝修,老板的私人助理,都是行政的事情。所以,做行政的人,一般都相當的仔細(也就是之前說過的DISC測試中的High C一類人),而且執行的事務還非常的瑣碎細小,但又可能會很重要。打個比方,做前臺的很多小公司里面也兼帶做間接采購比如打印紙呀,油墨什么的,要是你沒采購足量,回頭打印到一半沒紙了,那可能會讓大老板抓狂的。所以,行政上來的人都有個特點,就是細心(同時也是缺點,細心過頭了會被人討厭的)。
還有一類行政就是助理類型的,老板放心的叫做私人助理或者秘書,有的公司還有部門秘書,干啥呢?最多見的就是做報銷和搞活動。還有替老板們跑腿訂票什么的(不是瞎說,很多老板有了小三,正牌夫人還不知道呢,助理們已經替他們定過好幾回機票了)。所以做助理的,一般除了細心耐心等意外,還要體貼和嘴巴緊。很多秘書,老板會把email權限開給他,然后老板之間很多私人的事情她也看得到了,那么如果他很大嘴巴,估計是做不長的。體貼呢,說實在話,就是要做老板肚子里的蛔蟲。比如吧,我發一個會議邀請,老板你出去度假了,那么作為助理,很多時候她就該知道這個邀請要不要接,要不要拒,要知道她做個動作,可都是on behalf of 她老板的呀,得罪人與否,是否會惹禍,這個情商不高的話,沒前途的。
說到助理的未來,實話說,有那么幾種。第一種,安心嫁人了,然后有不少就回家做全職太太了。為啥,助理這個職位,你感覺要求不低,但事實上,收入真的不高,而且你要不是很聰明很上進像杜拉拉那種,那么做到30多歲也就7000左右,還是上海,還是大公司(實話說,小公司到說不定高多了,這個后面解釋),那么還不如嫁了人回家安心做太太呢。這類人一般伺候人久了,都很貼心,所以老公往往挺不錯的,我身邊好幾個助理都是嫁了過去的老板。
第二種,從小公司到小公司,或者從大公司跑到小公司,沿著前臺,助理,辦公室經理的路子往上走。工資呢,最后都能落定在2萬左右(不低吧,做行政的做個這個工資已經很不容易了)。不過工資之外,很多人很樂得其所的。因為,這個角色有點小權利的,物業啦,供應商啦,甚至于有的公司如果沒有專門的人事,那么請假之類的權利都在你手里,這時候,錢不錢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種“我很重要,你們也得有求于我”的優越感。而且有的公司,隨著小公司一點點的擴建,那么可能最后還給你換個職位叫做行政與人事經理,呵呵,那么,一年那個30萬左右還是很有指望的。而且,一般那些商會聚會,比如美商會啦,英商會啦,你都會代表老板出席,感覺自己檔次還挺……那個的,心里還挺滿意的。
有些人聽了我后面分析人事的職業發展,會對行政這個工作很看不起,覺得沒前途。這個呢,說實在話,剛畢業的可能會這么覺得,但真過個10年,你想法會有變化的。所以還是有很多人在這條路上走的無怨無悔。
這個職業還有個地方,就是入門門檻沒那么高(當然要發展得好的話,還是很需要點素質的)。君不見,很多前臺最后就慢慢變成了這樣的角色?我最早就職的那個獵頭公司,當時從一個10個人的小公司發展到現在好幾百人,上海近百人的規模,那個Office Mgr就是一個立信會計出身的前臺做的。此人現在也就35,36歲吧,當年也就20出頭,大專畢業后就做前臺了,然后忠心耿耿的跟著現在的老板一點點把公司從一個小作坊變到可以賣好多好多錢的一個好公司(過去的大老板最近剛把這個獵頭公司賣給了日本一個企業,賺了很大一筆錢),收入,拿在7年前據說就有上萬塊了。因為老板信任啦。她就具備了上面說的那所有的特點,細心,嘴巴緊,能干,外加英文也不錯(我那家公司是香港人公司但客戶很多外企)。所以雖然她今天還是個大專學歷(但考了財務證書,所以現在也是公司的財務經理),但比絕大部分在大型外企拼生活的人日子悠閑。
由此可見,做行政,不見得一定要去大型企業,找到適合自己的可能更重要。行政的發展方向,除了做本行業之外,還有人拿這個做個跳板,利用行政相對休閑的生活,考證書,讀專升本,最終一點點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我們公司的前臺現在就在讀財務,想以后做采購或者小公司的辦公室經理。
做行政的,最怕的就是安逸之后沒有夢想了。我上一家公司有個部門的行政,小姑娘畢業2年,上外英文系的本科生,長得也漂亮的很,我覺得她各方面都不錯,在我離職不久,她也換到了另一個部門做老板的私人助理。當時小姑娘估計收入也就在4000左右一個月徘徊,還是個外地女孩要租房子的,正好我們HR有個部門Admin的職位(以后轉了做招聘的)我邀請她來試試看,么想到她回我,我現在日子挺舒服的,上班近(租的房子在金橋,那個BU也在金橋),老板對我挺好的,我不想換了。哎,可惜了。這么個想法,在多呆兩年,你那上外英語系就白讀了,專業八級又怎么樣?這個活就值這么點錢。
還有一種行政,本身素質不錯(比如很多公司區域性GM的那些行政大部分是有留洋背景的),然后做了幾年,老板們也會利用自己的關系網替你在公司里面找尋發展機遇,不會讓你在助理的位置上終老的。我們之前GM的助理,有人去做了成本分析,也有人去做了業務發展,總之,事業都走上了不錯的道路。所以,有的海歸,找準方向,做做助理,其實也不是那么掉份的事情。
說到從業者性別,在行政這條線上,80%以上是女性,男性一般不但摻合進來,但男性要是做行政,一般也是有想法的行政,不如上面說的做GM助理之類,以后可以去別的部門發展的類型。而比較而言,如果是HR,男的從業者那個優勢是剛剛的,所以,文科男們,會處理人際關系的,來hr發展,前途不錯。一樣的能力,男人絕對比女人有發展前途。
當然我們看到簡歷,很多時候,初入職場的title都叫助理,什么銷售助理,市場助理,采購助理,那個只是因為你比較菜鳥給的職銜比較低,那和行政助理的發展路線不一樣的,銷售助理以后就是銷售,采購助理以后就是采購,那和采購部助理不是一個概念。所以,別看到助理的頭銜就皺眉頭哈。我這里只說行政助理。
說到HR,那個花頭可比助理多多了。別看一個人事,其實里面的那些職能不比財務簡單,而且很多情況下角色還和財務有那么點想象。為啥?我一點點說哈。
HR和財務一樣,也有Biz HR和Function HR之分。所謂Biz HR,大公司里面還有個稱謂叫做HR Business Partner,簡稱HRBP,這種角色不一定帶人,但往往是HR Director的搖籃,這點和Biz Finance很接近,兩者還有個共同點,就是一畢業做這塊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是做法做法就不由自主的往這條路上走了(前途錢途都不錯的道路,也是很多HR的夢想,但不是我的,呵呵)
很多公司的HR Mgr其實從角色上就是一個HRBP,但是和大公司比較最大的差異就是她可能不單單要管業務,還要管很多事務性的事情,手下有很多職能HR的人,比如薪資,招聘,培訓等等。
HRBP的工作主要可以有那么幾點,做業務的伙伴,說起來好聽,落實到實際的就是要讓人力資源的配置緊跟公司的發展腳步,就像財務是要將預算和資金配置到緊跟公司的發展腳步一樣,比如這個公司現在處于爆炸增長期的話,那么人才的管理特別是人才的錄用(招聘)就是最最重要的。而如果公司已經在穩定期了,那么人才的發展,人才梯隊的建設,人員的保留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果公司進入萎縮期,那么除了裁員方案,HRBP更要考慮如何在人力成本壓縮的前提下把這個局玩下去。打個比方,引入外包,引入合同工?不一定都靠裁員的啦。
過去對HRBP的角色很不了解,覺得這就是一個干好干壞沒差別的角色(不像招聘,完成多少量,節省多少費用都是算得出的),后來才逐漸了解到,HRBP那是下棋的人,是做資源配置的人,這活真讓你干還沒那么容易呢。不對一個行業了解,那是要和Finance的Biz Fin一樣,要出事的。
打個比方,HRBP一般有那么幾種方向,生產型公司的,研發型公司的,貿易型公司的,由于人力本身的特征不同,這幾個公司的HRBP的外在形象可能完全不同。生產型公司,因為有那么多外來務工人員,管理上講究的是層級(我曾經在生產型企業干過3年多,深有體會)。那是你作為HRBP,說一不二,而且強勢是必需的。否則碰到那些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外來務工人員跟你天天搞,你是要撞墻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