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點迎來服裝業寒冬的春天
2013年9月28日,韓國衣戀集團收到一份來自中國的大禮—其在上海五角場萬達廣場店的多品牌集合店Folder,首日開張銷售額創紀錄地超過90萬元,這超越衣戀集團所有新品牌的開張紀錄。2012年4月才剛剛登陸韓國的多品牌集合店,在一年之內迅速躥紅。截至2013年11月,Folder在韓國的店鋪數已經達到11家。
這絕非孤例。中國鞋業巨頭百麗亦在2011年嘗試推出了鞋類品牌集合店map,店內不僅云集了集團旗下的BeLLE、STACCATO、joy&peace、millies、GEOX、bata等十幾個品牌,更引進Crocs、havaianas、Betula等其他公司的品牌。多品牌集合店在中國市場嶄露頭角,這種看似新鮮的業態,在歐美及日本零售業中卻一直占據主流,尤其是運動品牌、鞋類配飾,多以集合店渠道為主,Footlocker、Sticks、XEBIO均為其典型代表。
國內最大規模體育用品專業零售公司之一的銳力集團,在2009年推出的孚馬(FOOTMARK)便是一個放大版的Juice。其定位為大眾潮流的孚馬如今已有50家店,主要布局在南方城市,以江浙滬、湖南、湖北為主,2014年將進入北方市場。“2009年的時候,消費者看到此類型的店鋪會質疑產品是否正宗,而現在集合店已經被年輕消費者所接受,現在處于健康向上的發展狀態。”孚馬潮流服飾有限公司產品經理瞿菲菲對記者說。
集合店在中國的興起有著復雜的因素。一方面市場上的專賣店趨于飽和,且單品牌的開店競爭優勢快速下降,而人員以及租金等剛性費用快速上升,要提高坪效及零售效率,就不得不向集合店轉型。以Folder為例,370平方米的營業面積內囊括了近40個品牌。多品牌使得零售商可以拿到更大營業面積,形成更高的終端占有率。同時,進一步豐富產品,也令顧客有更多選擇與接觸點,形成更多的成交機會。
以面積估算,多品牌集合店可以創造更高坪效。在中國開業三個月以來,Folder在五角場店的平均坪效達到一萬元/月。據統計,在集合店內,客人停留時間高過單品牌店三倍。多品牌店通過提升貨品的豐富度,無形中延長了客人的停留時間,最終帶來比單品店更好的效益。
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于品牌的需求也逐漸變得多樣化。一些品牌亟待通過集合店的渠道進入中國,令中國消費者接受。但對于較小品牌而言,進入中國市場的成本太高,成立分公司需要足夠的財力,而通過經銷商去開拓市場又面臨品牌形象受損的風險。集合店為一些前沿品牌提供了試驗場,那些不敢大規模進軍市場的潮牌可以通過品牌集合店小試牛刀,零售商也可借此機會孵化和創造出更多新品牌的忠實粉絲。
在多品牌集合店里可以充分運用品牌組合將品牌延伸。比如消費者可能只是Nike的粉絲,但逛集合店時會愿意多看一眼其他小眾品牌。以大品牌帶動小品牌,為集合店創造多個營收點,彌補僅銷售單品牌的贏利點單一、系統風險過高的缺陷。
與此同時,根據市場需求隨時變化品牌組合是集合店的一大優勢。“可以不斷調整單個品牌的SKU(Stock Keeping Unit,庫存量單位數),所以我不需要強硬選擇一些并不看好的產品。”瞿菲菲說。諸如耐克、阿迪達斯這樣的大品牌,它們會要求專賣店必須有多少個SKU,而多品牌集合店則可以有自己選擇,即使是必定款也可以不定。所以在訂貨會上,一些品牌開始按照專賣店及多品牌渠道專供款來劃分。“品牌開始重視多品牌渠道,他們也希望我們的訂貨跟專賣店不一樣,這樣才能達到差異化。”王青說。
不僅如此,集合店在陳列空間上亦可以靈活掌控。“品牌在專賣店形象方面吃虧太多,因為國內的代理商較少花心思在市場營銷和店鋪裝潢上。”王青表示。Folder在店鋪陳列中將正對門口的黃金位置留給了雪地靴PAWZ,不僅如此,還花費了兩萬元為其量身定制了一個陳列柜臺,用木盒、彩燈等元素,烘托其展示效果。
專賣店存在的庫存風險,在多品集合店可能就沒那么高。因為在集合店內,一些小牌子采取寄賣制度,通常每月清算一次,按照合同來分成,而到年底賣不掉的貨則可以退還。對于一些知名度較大的品牌,雖然無法寄賣,但多品牌集合店則可以挑選賣得較好的款式,甚至有機會得到限量版的合作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