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鞋技術可定位你在哪
臺上,穿著淺藍色的牛仔褲,白色的襯衣,腰間系著黑色的腰帶,北京服裝學院的黃海嶠老師正在為大家做詳細的講解。臺下,來自可穿戴式產品研發機構、戶外勘測機構以及物流運輸機構的嘉賓正在聚精會神地聽,會場上更有國家民政系統及社會福利保障系統的嘉賓來“捧場”。
2013年11月20日下午,國內頂尖衛星應用技術服務商廈門精圖與北京服裝學院服飾時尚設計產業創新園BIFTPARK合作打造的“在哪”智能鞋,在京舉行新品發布會。這款尚未面世就被業界定義為物聯網時代“頭條”科技產品的智能鞋,終于揭開了神秘面紗。
鞋子扛起數字化“大旗”
因為一個關于服裝3D定制系統的采訪,2013年8月份記者第一次接觸到了黃海嶠老師。
35歲的黃海嶠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服裝數字化專業,在談采用3D技術定制服裝的時候,黃海嶠也饒有興致地提起腳上那雙定制的喬丹牌子的鞋。但“在哪”智能鞋并不是與鞋子制造企業合作定制的,而是與衛星應用技術服務企業“聯姻”研發的。
“‘在哪’智能鞋的研發工作從2012年就已經開始了,想要真正了解這款鞋子,還得從服裝的數字化說起。”黃海嶠說。
在未來幾年里,人們的衣柜里塞滿了這樣的智能衣物——能夠讀出人體心跳和呼吸頻率的“聰明襯衫”;能夠自動播放音樂的外套;能夠在胸前顯示文字與圖像的T恤衫……智能服裝的“泛濫”當然會觸發對鞋子的更高要求。“在哪”智能鞋也是應社會需求而生,是未來電子技術應用到鞋子上的一個成功的“前奏”。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電子產品日新月異,已滲透到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各個層面。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預計超過2億,其中有7242萬老人獨居,超過600萬老人患有老年癡呆癥。而現代化的工作和生活節奏,讓子女們難以時刻陪伴老人,老人迷路、走失的事件時有發生。
與此同時,對于大多數監護人來講,家庭中的未成年人、智障、殘障人士以及精神病患者等特殊人群,也面臨同樣的監護難題,急需一款可以穿戴的電子產品,貼身定位監護對象,協助監護人日常監護。
黃海嶠說:“除此之外,戶外運動和戶外勘測的增加,也增加了野外迷路走失的風險。‘在哪’智能鞋的開發和上市,就是為了滿足越來越強烈的社會普遍需求。” {page_break}
科技與設計“混搭”
此次發布的“在哪”智能鞋結構外觀以戶外風格為主,分為男女兩款,不打開鞋子大底的一個扣蓋,多數人都會覺得這是一款普通的鞋,事實上,這款看似普通的鞋被嵌入了特有的模塊。黃海嶠對智能鞋的工作原理做了詳細的介紹。
黃海嶠說:“智能鞋根據后臺通信平臺的指令控制模塊的工作狀態,采集用戶的位置信息,包括GPS衛星定位到的坐標信息和GPRS網絡基站信息等,再根據自定的通信協議對目標信息重新組合打包,實時上傳至通信平臺指定的服務器上;最后通過后臺通信平臺發送激活短信到鞋內嵌入模塊,通知模塊上線,開始定位工作,并接收模塊上傳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電量狀態信息等,解析后存入相應的數據庫中。該通信中心還負責向應用程序端提供數據查詢服務和模塊喚醒接口等,是用戶手機客戶端到鞋內模塊的中間橋梁。”
更突出的是,每雙智能鞋都有自己的二維碼,在手機下載客戶端后,掃描鞋子的二維碼就能實現手機與智能鞋的連接。連接之后,無論穿鞋人走到何處,客戶端都可以查詢。為了保護隱私,每雙鞋都有自己的驗證碼,掃描二維碼之后還要輸入驗證碼才能正確連接。
因為大多數電子設備是經不住“跋山涉水”的,所以有了一系列“三防”設備。作為一款“跨界”產品,“在哪”也可以堪稱一款“三防”鞋了。在舒適度上智能鞋充分考慮了人體工學設計,穿著舒適、安全,具備良好的防水、抗壓、防爆性能,同時滿足“淋雨、涉水、可洗”等苛刻要求,做到了將科技創新與穿著舒適的完美融合。
強大的功能體系
“‘在哪’智能是鞋擁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但如果不能為普通百姓所用,就與我們最初研發的目的相違背了,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鞋子的價格被初步定在了1000~2000元。”黃海嶠說。
這樣一款價位的鞋,大部分消費者在購買時想必要權衡更多,不過如果將它的“定位”功能凸顯出來,價格因素就不會太重要。
先進的理念,綜合的技術,創造了“在哪”智能鞋的鮮明特色。首先是架構穩健完善。大數據集成,形成面向海量用戶的服務平臺,支持百萬用戶在線,也可以支持多人監護一人、一人監護多人,訪問快速、安全、有效。其次是地圖全面準確。電子地圖與衛星地圖準確、全面、及時更新,并可以準確形象地提供監護對象所在位置及街區名稱(例如:北京王府井大街)。GPS定位精度平均可達3米,定位更新時間間隔:5秒,首次定位時間在一分鐘以內。
穿著“在哪”智能鞋的人更不用擔心像其他一些電子產品一樣有輻射。天線采用全新優化的設計,鞋體定位信號的可靠性高,“定位與人體、鞋體全融合一體化設計”,保證穿著舒適美觀時尚,且對人體沒有輻射。
在談及智能鞋的電池時,黃海嶠說:“裝在鞋內的電池按軍品要求,具備良好的防水、抗壓、防爆性能;續航時間長,循環使用壽命長,采用優化的結構設計,即使是300斤左右的承載,產品也會安然無恙。另外電池連續定位時間超過3小時,當電量低于電池容量的20%時,手機客戶端會自動報警。”
“相信隨著‘在哪’智能鞋的推出,不僅從衛星技術應用層面推動引領著可穿戴設備的研發創新腳步,更能有效地幫助到社會弱勢群體,利用科技的力量推動社會的進步、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黃海嶠很自信地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