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推行電子公文應用減少紙質文件
自治區政府召開會議發布,《政府系統電子公文傳輸與交換》廣西地方標準已正式施行,這標志著我區政府系統電子公文應用、政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建設和電子政務發展取得了新的突破,進入了標準化發展的新階段。這一地方標準在全國尚屬首次發布與實施,對全國公文傳輸與交換平臺建設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據悉,目前我區除鄉鎮政府外,50%以上的政府及部門單位都建有公文處理系統。但是,各部門單位之間辦公信息系統不兼容,電子公文橫向傳遞一直未能妥善解決。
自治區政府牽頭組織編制完成的這一地方標準,對電子公文傳輸交換模式、交換要素、安全保密及其他技術進行了標準化,是深化行政改革、創新管理方式、更好地為政府決策服務的實際行動,也是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簡紙質文件簡報發送,加快機關無紙化辦公進程的有效舉措。
下一步,各市、縣政府要加快本級政府電子公文交換平臺建設完善;尚未建有電子公文系統的單位,要按照標準規范和技術指標加快電子公文系統建設,使全區電子公文應用和政務信息系統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需要。
相關鏈接:
有一事兒:今后,“MM”“醬紫”“坑爹啊”“我勒個去”等網絡流行語言將與國家機關公文、教科書“絕緣”。昨天,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將從4月1日起實施。
有一說兒:網絡詞匯往往“言簡意賅”,有時甚至只是諸如笑臉這樣的網絡符號,就可表達出更多的意涵,而且清新活潑,有著時尚的氣息,營造了一種幽默詼諧生動傳神的氛圍,也因此,尤其深受年輕人的喜愛。但是,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這當然建立在讓人明白的基礎之上,而網絡詞匯,現在使用場合和對象畢竟還有限,一旦網絡詞匯脫離了語境,就可能喪失相應功能。
不可否認,語言是活的、變化的,充滿活力的網絡文字,最終是否能進入公文、教科書,是由其自身“生命力”所決定的。實際上,現在絕大多數網絡詞匯,于網絡上,也只是各領風騷三五天而已,又遑論進入公文和教科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