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商事改革后遇注冊戶“耍賴皮” 將建立信用平臺
耍賴皮:注冊戶辦照后就不“回頭”
先來看看最新的統計數據,商改開始后,今年前幾個月,市環保局在商事平臺收到近7000件建設事項,這個數據可謂驚人。各環保分局立即向注冊戶發送辦理環保審批手續的《通知書》,不同的手續,都有辦理時限。
不過,“店”大了,什么樣的“客”都有。這五個月,環保局的相關人士很煩惱,以前,需要先環保審批,再辦理工商營業執照,而改革后,為最大限度方便商事主體,可先辦理營業執照,然后再進行環保審批。這樣一來,麻煩就來了,很多注冊戶在拿到營業執照后就頭也不回,完全忘了環保審批。“從前幾個月的情況來看,這種情況很普遍,不回頭的注冊戶非常多。”陳瑞珍說,為配合商改,相關的環評手續辦理時間已被壓縮了35%。“以前環評報告書審批要60天,現在只要10天,報告表由30天減為7天,而登記表也從15天縮為3天。”陳瑞珍說,盡管環評審批已經很快捷,但還是被很多注冊戶有意或無意“遺忘”。
嚴巡查:挨家挨戶也要請你來審批
這樣的“不回頭”,已經成為商改后很多部門最為頭疼的問題,環保局當然也不能坐視不管,可這種多靠自覺的行為,究竟該怎么治?
“每個注冊戶都會在商事平臺備案,我們會先通知并責令他們在規定時限內來審批。”陳瑞珍說,如果碰到實在不太自覺的,這一招很容易失靈。
為此,發出通知后,環保局的工作人員還得去大街小巷挨家挨戶地查,如果發現應辦理卻沒有環保審批的,就會當場“抓現行”,責令其辦理。另外,以市民反映最多的油煙擾民為例,在住宅樓、居民樓相鄰層、無油煙通道商業樓等幾類禁設油煙餐飲區域,如果發現,也會立即處理,造成擾民的則通知執法部門處理。“有些注冊戶注冊的地址和實際經營地址不一,這也很麻煩。”陳瑞珍說,接下來,環保局會加大日常的巡查力度,盡量做到無“漏網之魚”。
要當心:不守規矩會被信用“曝光”
除了嚴巡查,對于這類注冊戶,其實還有另一法寶。目前,新的商事平臺運行后,所有注冊戶都必須備案,同時,環保部門也會將日常審批和監管信息全部上傳到商事平臺,而在日常巡查發現違規、未審批或證照過期、無用的,也將把名單上傳。
這個平臺里,這些信息被公開后,相當于一個信用檔案,工商、執法等部門以及其他企業都能看到,這也意味著,若有資本、環保等不良記錄的商事主體,無疑信用會大打折扣,影響未來經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