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溝通的原則更有競爭力
與上司溝通其實也不簡單,至少在與上司溝通時要掌握下面這些原則。尤其是坦白的講出來你內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絕對不是批評、責備、抱怨、攻擊。
批評、責備、抱怨、攻擊這些都是溝通的劊子手,只會使事情惡化。只有給予對方尊重才有溝通,若對方不尊重你時,你也要適當的請求對方的尊重,否則很難溝通。惡言傷人,就是所謂的禍從口出。
情緒中的溝通常常無好話,既理不清,也講不明,尤其在情緒中,很容易沖動而失去理性,如:吵的不可開交的夫妻、反目成仇的父母子女、對峙已久的上司下屬……尤其是不能夠在情緒中做出情緒性、沖動性的決定,這很容易讓事情不可挽回,令人后悔!
不理性只有爭執的份,不會有結果,更不可能有好結果,所以,這種溝通無濟于事。承認我錯了是溝通的消毒劑,可解凍、改善與轉化溝通的問題,就一句:我錯了!給上司和自己一個臺階下,后面的問題也就好溝通了。
相關鏈接:
羅伊格勞伯,世界上著名的“量子光學”之父,80歲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就在這年的伊格諾貝爾頒獎典禮上,格勞伯拿著掃把站在臺上。他說自己最終獲得諾貝爾獎,不是因為做了整整11年的清掃工,而是因為他有著“掃帚精神”執著地去做自己的事情。
有一位年輕人,大學畢業后連續三次求職都失敗。一日,他路過一座寺廟見方丈大師正盤坐在廟中,手拿一串佛珠不斷地念經。于是年輕人上前問:“請問大師,能否給予我指點?”
方丈答道:“你年紀輕輕,我垂垂老矣,應該是你來指點我才對。”年輕人說:“我年輕力壯,想得到一份職業,不料連續被拒絕。”方丈進了里屋,拿出一把掃把、一只簸箕,說:“我剛來寺廟的時候,大師交給我的第一個任務是打掃院子,要做到干干凈凈、一塵不染。”
掃地的“掃”和掃天下的“掃”,區別確實存在,但“掃天下”的機會怎會唾手可得?“鋒芒畢露”、“脫穎而出”都要有表現的平臺,這很可能就是在“掃地”時獲得的。
職場不是戰場,更像一個操場,操練能力的場所,每個職場人都是操場上的一柄掃帚,負責把職場這個大操場的每個角落打掃得干干凈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