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鞋業進入“寒冰期”
鞋服輕紡是南安的支柱產業之一,足友、幫登、菲克、七波輝、劍橋等品牌在國內童鞋界曾領風氣之先,九都、洪瀨、美林玉葉作為南安主要的鞋業生產基地,鞋業生產線也是日夜不停,紅紅火火。但是,2014年,受原材料、成本、競爭等各種因素影響,南安鞋業開始遭遇寒冬,整個行業在產能上升的情況下,利潤大幅下滑,鞋業地方稅收同比下降了12.7%。
業內人士認為,企業的利潤下滑,首先來自生產成本的攀升。對于南安鞋企而言,過去依靠人口紅利降低成本,快速融資進而做大規模的捷徑已經不復存在了。人力成本每年以15%速度上漲,一雙鞋200-400元的平均價格則多年不變,鞋企的利潤空間非常稀薄。
順昌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嘉慶:目前國內外單競爭非常大,還有一個就是資金,還有一個就是員工,鞋子這塊每年的工價都在上漲,原材料也在上漲,所以目前就是整個鞋業非常蕭條。
而資金困難、電商沖擊,也是南安鞋企日子不好過的主要問題之一。
福建旺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一鑫:國內市場這幾年惡性循環,賒賬各方面很厲害,可能也收到電商的影響,銷售業績都下滑,最嚴重的是賒賬比較厲害,也等同于惡性循環。
此外,前兩年,南安鞋企學習晉江模式,高價請明星代言的光環效應已經消失。現在的消費者趨于理性消費,高性價比的產品或者高附加值的產品,更容易受到市場青睞。
據統計,截至2014年11月,南安鞋業產值為93.6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0個以上的百分點。但鞋業產品銷路下滑,庫存量相比往年增加了15%,鞋服企業年度地方稅收為3519萬元,同比下降了12.7%。
而這一困境并不僅僅是南安鞋企的獨特遭遇。資料顯示,曾經超速發展的晉江鞋服,歷史悠久、大牌林立的廣東鞋業,去年也遭遇了程度不一的發展寒潮。而影響因素也大同小異,都是來自成本、資金、競爭等方面的壓力。
目前,南安共有工商注冊的鞋業企業107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0家。在這一輪行業寒潮中,企業主們紛紛出招,力辟新路。注重研發設計,走鞋服一體化路線,已成了不少南安鞋企的新選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