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外貿未現“雙順差” 國際收支更趨平衡
國家外匯管理局2月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2138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960億美元,外匯儲備資產增加1188億美元。這一情況表明,2014年全年未現“雙順差”。
資本和金融項目由2013年的順差變為逆差,是各界關注的焦點。據悉,這是繼2012年之后,資本和金融項再度呈現年度逆差,表明外儲資產增速放緩,國際收支更趨平衡。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我國正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支持企業“走出去”,對外投資規模逐漸增長,資本和金融項出現年度逆差并未超出市場預期,且能緩解我國長期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壓力。
興業證券分析師王涵認為,中國有大量的國際投資頭寸,但與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相比,收益偏低,原因是外儲占國際投資頭寸比重太大,直接投資、證券投資等私人投資形式占比偏低。政府也開始意識到大量外儲帶來的負擔,試圖放緩外儲積累,鼓勵資本“走出去”,這些措施將會提高直接投資等頭寸占比。
2014年經常項目順差同比上升,比2013年的1828億美元增長16.9%,較大規模的經常項順差將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分項來看,經常項中,貨物貿易順差4719億美元,同比增長31%,在去年進出口增速同時放緩的情況下,相對較快的出口增速仍推動貨物貿易順差平穩上升;服務貿易逆差1981億美元,同比增長59%,境外旅游等服務需求增長較快是主要原因,2014年旅游項目逆差逾1000億美元,相比2013年的769億美元有明顯增長。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預計,未來人民幣貶值壓力將會緩解,從經常賬戶看,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將繼續改善我國貿易條件,從資本賬戶看,考慮到各國央行今年會繼續“放水”,我國相對高的無風險利率和穩定的經濟增長前景意味著人民幣資產仍將受到追捧,資本與金融項目貿易逆差將收窄。
另外,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大規模外儲帶來的負擔受到關注,央行將逐漸退出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外匯占款同經常項目順差的相關性將明顯降低,外儲也難再有高速增長,流動性將更加依賴央行的主動投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