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品牌各有“救國”路徑
從2012年開始,“庫存高企”、“清倉甩賣”成為了加在國產體育品牌們身上最常用的形容詞。業內專家分析稱,正是由于層層分銷體制導致信息溝通效率低下,品牌方難以從終端消費者身上獲取有效的數據并跟蹤精確的庫存,體育品牌才最終陷入危機至今。
在告別依靠代理商模式盈利的年代之后,體育企業們紛紛將“優化渠道”、“調整供應鏈”、“整合資源”釘在辦公室的墻上,以求“復活”。
安踏對渠道做了深入的改革,從批發模式轉為零售模式。此外,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對于垂直整合供應鏈模式頗感滿意,這種模式讓安踏深入到了整個供應鏈的所有環節,即所有環節中的利潤都被安踏拿走了一部分。
特步也進行了分銷渠道的優化,將分銷商的數目從28個增至37個,并關閉效率低下的門店250家。此外,特步還轉換理念,由“時尚體育”向“專業體育”轉型。
李寧進行了渠道變革和人事變更——李寧重返“李寧”,接替行政總裁。同時,和小米公司合作,做智能硬件。
361度則將重點放在兒童市場,去年,它的童裝門店由2013年的1858家增至2142家。此外,還和百度合作,開發了帶有追蹤和測步功能的智能童鞋。匹克則發力海外,去年,其在海外市場的銷售額達到6.5億元,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增長了23%。
相關鏈接:
記者在鞋博會現場看到,追求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成為不少企業的求生之道。
吸濕排汗、鵝卵石按摩、PU彈性體……一副鞋墊看似輕薄簡單,卻有著大學問。丁瑞展自1993年開廠做鞋墊,認準一條道一干便是20余年。
“在國外,買鞋墊就像買襪子一樣平常,高端成品鞋墊在大小超市隨處可見。”丁瑞展說,隨著國內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觀念也正發生改變。為此,丁瑞展推出鞋墊“私人訂制”服務,針對客戶品牌特點和產品需求,進行“一對一”的特色開發,完善配套服務。
而在鞋博會現場,追求制造精細化、營銷精準化的企業并不在少數。引進上百萬的實驗設備,只為制造一副舒適的鞋底,全國范圍內采集2萬余個腳型數據,只為精確打造最適合中國人的腳?!?/p>
“運動鞋是舶來品,最開始國內企業仿制國外品牌,但卻不知道為什么這么設計?!卑蔡み\動人體科學實驗室主任阮果清說。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中國鞋企也在不斷挖掘一雙鞋背后的科技元素,作為本土運動鞋領軍品牌之一,安踏在全國率先創立了體育用品行業運動科學實驗室。
阮果清說,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就是力求將運動、人、鞋三者融合,滿足運動時的功能性和舒適性。
如今,晉江鞋企裝備了大量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設備,同時全市制鞋業依靠自主研發,已經掌握229種鞋業生產的核心技術,擁有564項專利,其中安踏、國輝等企業已經成為國家或行業標準的起草成員單位。
中國制造業正面臨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鞋服制造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更需要優化升級。
晉江擁有各類制鞋生產企業3338家,其中年產運動鞋、旅游鞋占全國總產量40%,世界總產量20%。當地鞋服產業家大業大,急需優化整合。
晉江市市長劉文儒說,制鞋產業將借助市場的力量、科技的深植、互聯網思維的融合,實現資源進一步優化配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