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樣的工作才有“挑戰性”
最近,有媒體聯合多所高校對數百名已工作1-3年的90后大學畢業生進行調查,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工作缺乏挑戰性、工作內容過于單調是對工作不滿意的主要原因,很多受訪者還因此而跳槽。
媒體就此呼吁,用人單位要針對90后大學畢業生群體,改變傳統,給職場新人更好的發展空間。這當然有必要,但更需要警惕的是,有一些大學畢業生以“工作缺乏挑戰性”為由,不愿意做平凡瑣碎的工作,在職業發展中迷失了自我。
剛入職場的90后職場新人,說走就走“裸辭”的不在少數,原因也極為簡單,就是感到“工作沒勁”。前不久曝出一名高考狀元畢業四年之后變為流浪漢的消息,不是因為他畢業之后找不到工作,而是總對工作不滿意,覺得太平凡,沒干到半年就辭職了。
大學畢業生希望工作有挑戰性,這值得肯定,但什么是挑戰性,可能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好。抱怨挑戰性小而動輒辭職,表明他們缺乏職業規劃。
按照我的理解,最有挑戰性的工作,該是自己去創業,打造一家全新的企業,這樣每天都能面對新的挑戰。可是,我國大學畢業生選擇創業的不到2%。
另外,挑戰性和穩定性是相對立的,越穩定的工作,變化、挑戰性就越小,可很多大學畢業生在選擇職業時,更愿意選擇穩定的機關事業單位或傳統行業。
一是整體就業觀的調整,拋棄傳統的穩定工作,尋求創造、創新。但要面對這樣的挑戰,需要在求學期間,培養自己的創新創造能力和創業能力,沒有創業的意識、創業的能力,卻期待他人給自己創造挑戰性的職業生涯,這從邏輯上就講不通。
二是積極適應職場,把自己的崗位工作做出新意。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工作是很瑣碎,但做好這些瑣碎的工作,是一個職場人的基本素養。而且,能不能把瑣碎的工作 圓滿完成,也是用人單位考察員工基本能力,以評估能否交辦其他更重要工作的一部分。有家500強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告訴我,有些大學畢業生來單位不到半年 就辭職,說是把單位看透了,而他自己在這干了20年,還覺得工作很有意思,怎么一個新人半年就有本事把單位全看透了?
職場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每日鮮”,而且新的不是外在形式,而是工作的內涵。如果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每日重復的工作,把每天的工作做得更好,不也很具有挑戰性嗎?
相關鏈接:
在職場想升職,卻有6種性格是很難做到的。
1.伴娘型。這類人能力強,卻像伴娘一樣,從不喧賓奪主,心理根源是害怕承擔責任。不妨問問自己:“為何承擔責任讓我內心恐懼?”找出阻礙成長的“礁石”。請教職場前輩,試著承擔一些小的工作,慢慢跨越焦慮、恐懼的障礙。
2.抱怨型。有人工作努力,卻愛抱怨,讓上司反感,讓同事敬而遠之。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嘗試換個角度客觀地看問題。
3.鴿子型。老板不一定了解每個人的能力,使有的人專業與崗位不對口。他們雖干得不順,卻像鴿子一樣,不敢與領導溝通,浪費自己的能力。應學會表達,敢于將合理建議傳達給領導。
4.水牛型。對同事、上司的要求總是笑臉相迎,即便再忙,寧愿自己加班,也會先幫他人,卻往往出力不討好。他們內心深處害怕被排斥,于是用有求必應緩解恐懼感。要學會告訴對方自己的真實感受,合理拒絕別人。
5.仇視型。有人對許多東西抱以仇視態度,矛盾沖突多,可能與幼時家教不當有關。不妨冷靜審視自己的看法,將視角轉向好的方向。
6.幕后型。這種人兢兢業業、默默無聞,成績被別人拿去邀功請賞。要讓上司知道自己是個有能力、有想法的人,不要一味當老好人,被人當“軟柿子”捏,掩蓋了自己的才華。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