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外貿風信:“一帶一路”市場份額逐步攀升
“一季度的訂單量增長近30%,覺得今年有點小爆發,超出年初的預計,年初招工還沒招那么多,現在人手都不夠了。下半年還將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廣東金源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立群這樣告訴記者。第121屆廣交會上與李立群感受類似的企業不在少數,一季度外貿數據開門紅,3月出口創兩年最高增速。作為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外界寄望于在本屆廣交會上看到外貿回暖跡象。
但也有不少企業表示,并未明顯感受到外貿回暖跡象,大企業訂單量逐年增長,但利潤卻在下降,部分中小企業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依然面臨著被淘汰出局的風險。受訪的業內專家認為,國際需求有所轉暖,對今年的外貿形勢持謹慎樂觀態度。但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不論消費還是投資沒有根本性變化,這種向好態勢能持續多久還不好說。從4月13日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來看,2017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達6.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8%;進出口連續三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認為,外貿回穩向好的態勢,在本屆廣交會上或將有所反映。“去年下半年開始情況好轉,訂單量增加,今年板材和瓷磚的情況都不錯。”4月17日,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霍榮銓告訴記者,他表示,對下半年的出口情況很樂觀。“你看現場的人數,今年我們十多個業務員全部上陣,采購商人數比去年同期要多。”
“今年第一個季度的訂單量比去年增加了40%,下半年訂單量幾乎排得差不多了,因為新產品更多,增長也更多,未來應該會越來越好。”浙江奧司郎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王任樂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安徽朗世光電有限公司外貿業務經理張麟告訴記者,雖然競爭日趨激烈,但一季度訂單量還是有所增長,提升品牌知名度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記者在廣交會上隨機走訪的企業中,不少企業認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市場有所回暖,訂單量出現不小的增長。李立群認為,訂單增長快,一方面是因為產品升級,另一方面是因為國際市場有一些復蘇。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一季度外貿數據向好,是因為國際市場有所轉暖,中國自身有一系列改革開放的舉措,國際大宗市場商品變化,國際和國內的宏觀經濟形勢有所回暖,國際需求上升。
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在分析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增長較快的原因時表示,一是國際市場緩慢復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1月預計,2017年世界經濟增長3.4%,比去年高0.3個百分點。美國等主要經濟體進口需求回升,根據WTO統計,今年1~2月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等進口分別增長6.2%、7.6%、21.7%和6.0%。二是大宗商品進口價格增長。
一季度,我國原油、鐵礦砂、天然氣、煤炭、橡膠、原木等10類大宗商品(占我國同期進口總額的25.4%)進口價格上漲2.5%~99.8%,拉動進口增長10.9個百分點。三是去年基數較低。2016年一季度進出口額5.1萬億元,為2011年以來同期的最低水平。除了以上原因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近年來國務院支持外貿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營商環境不斷改善,企業創新能力增強、動力轉換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第121屆廣交會上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參與度有所提升,外貿企業普遍看好“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廣交會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表示:“沿線國家參展企業364家、展位616個,占進口展區參展企業比例約58.7%、總展位數比例約61.72%,環比均略有增長。其中包括埃及、土耳其、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展團。”
“中國建材性價比非常高。像印度這種‘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建材水平比較低,他們因為所處的發展階段,對于建材產品的需求很大,我們出口到這里彌補了他們的缺失。”廣州五金礦產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游說。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我國對俄羅斯、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快速增長,增幅分別達到37.0%、32.8%、31.6%和28.5%。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中國外貿市場的份額處于逐漸攀升的態勢,尤其是有些國家過去跟中國的貿易基數小,現在通過政策溝通、基建改善、新的貿易機會出現,未來貿易潛力非常大。”張建平表示。廣東金源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文作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有團隊專門做‘一帶一路’市場,十多個人,‘一帶一路’走到哪兒,展會就到哪兒。”
霍榮銓告訴本報記者,下半年將去中亞考察,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開發。他說:“去沿線國家參展有補貼,部分國家的補貼還高于其他地區。但是一些國家沒有海運,運輸成本高,還需要進一步調研。”無論如何看待外貿形勢,尋求銷量突破是外貿企業共同的任務,相當一部分企業認為跟隨政策,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對提高銷量、搶占市場份額有利。還有一些已經在沿線國家銷售產品的企業表示,今年要求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銷售額增長25%~50%。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告訴記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規模比較小,都是發展中國家,政策會有一定帶動作用,還要看項目的推進情況,如果項目落地,會對承包、機械設備出口等帶來好處。“惡意競爭太多,利潤不斷縮減,沒有特別好的市場價格。”安徽一家以代工為主的中型出口企業負責人在采訪中表示,企業轉型發展困難重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外貿企業現在非常困難。過去35年依靠低成本、低價格、低端參與國際分工的貿易方式已經告一段落了,現在是憑借國際競爭力、人才、營銷、品牌、質量、效益等來參與國際分工,企業轉型面臨五缺。“缺技術、缺品牌、缺人才、缺資金、缺轉型的經驗和能力。未來三十年就是要解決五缺的問題。”
盡管惡性競爭、惡意壓價、偷換材料、縮短保質期的情況依然存在,但越來越多的小企業意識到品牌、品質才是企業長期發展的選擇。浙江一位家電企業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我們原來幫別人做代工,太難了,經常被拖賬期,惡性循環,幾乎沒有利潤。后來我想一定要轉型,提高質量,不做小企業,哪怕定價高一點,也要保證質量,慢慢把品牌做出來,把企業做大。轉型后,今年的情況好多了。”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