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監督不可是三味書屋
日前,有媒體報道北京市工商局抽檢七匹狼一款服裝不合格。此事被媒體轉載,一時間,“七匹狼、真維斯等服裝品牌被曝不合格,內含有毒物質”等內容的“新聞”充斥報刊網絡。
不過記者獲得的一份七匹狼公司就此事進行的說明材料,和該公司委托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針織品分會的說明中,卻發現,根據北京工商局檢測報告顯示,被抽檢的七匹狼產品各項指標除氨綸成份略有超標外,其余各項指標均合格。而氨綸成份是新舊標準區別的問題。本次抽檢產品由七匹狼在2007年7月份生產,當時該公司按照FZ/T 73008-2002產品標準及FZ/T 01053-1998《紡織品 纖維含量的標識》組織生產。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針織品技術委員會分別在2007年和2009年修改了《纖維含量》執行標準和產品執行標準。由于GB5296.4強制性國標至今并未修訂,仍然沿用了FZ/T 01053-1998標準,因此該公司未對先前生產的產品標識加以變動。經咨詢相關標準化機構,FZ/T 01053-1998標準并未作廢,仍可使用。
所以,“有毒”一說子虛烏有。
而本來應是輿論監督者的個別媒體為吸引眼球,采用夸大事實的標題,故意歪曲事實進行報道,不但顯示出自身的浮躁作風,更對優秀民族服裝品牌造成嚴重影響,也讓正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服裝品牌建設,陷入到本可避免的麻煩中去。
其實多年來,在行業倡導和正確的輿論導向下,廣大優秀民族服裝品牌始終將質量作為品牌建設的基礎工作,關注消費者權益,以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優良品質的產品為宗旨。中國服裝正是由質量開始,一步步走上品牌建設的艱辛道路。
在這條路上,中國服裝取得了應有的成績,它并不是暖房中的花朵,鮮艷卻柔弱,而是歷經風雨,茁壯成長。中國服裝希望也應該得到社會的監督和鞭策,但這種監督和鞭策,應該是公正的,是站在維護民族品牌公眾形象、助推中國服裝品牌建設角度上的。當媒體過于重視新聞轟動效應,而沒有尊重事實、全方位求證,那么這種能夠推進和引領中國服裝成長的監督作用,將被削弱甚至變味,中國服裝向強國的推進速度也將可能因此而減緩。對于行業、企業、社會和媒體本身來說,都是不愿看到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