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桑蠶生產戰略性轉移初見成效
勞動力。
在當前平原區農村勞動力緊缺的情況下,蠶業生產已不適應,桑園面積明顯萎縮。為此,河南省于2008年就提出了河南桑蠶生產實施由平原向豫西丘陵山區轉移的戰略決策,并多次委派蠶業專家深入豫西丘陵山區進行調研、選點,于2009年年底選定丘陵面積范圍廣、退耕還林規模大、氣候與土質優勢突出,適宜桑樹和蠶生產發育的洛陽市的伊川縣和洛寧縣,作為全省第一批桑蠶戰略性轉移試點縣,并將其逐步打造成河南丘陵山區獨具特色的萬畝優質蠶繭生產基地,帶動河南豫西丘陵山區蠶業生產的發展,實現河南桑蠶生產由平原區向丘陵山區的實質性轉移。為切實搞好這項工作,省蠶業專家經常到伊川、洛寧宣傳發動、培訓指導,在縣主管部門和蠶業龍頭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初步選定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伊川縣高山、雅嶺、平等、白沙、常川等10個鄉鎮31個行政村282個農戶和洛寧縣陳吳、澗口、底張、西山底、趙村等5個鄉鎮15個行政村330個農戶,共計發展新桑園4500余畝。
為使廣大新蠶戶盡快掌握栽桑養蠶技術,縣蠶業主管部門和龍頭企業精心組織,聘請蠶業專家和科技人員集中舉辦大規模蠶業技術培訓班(100人以上)和多次進村入戶現場培訓指導,在兩縣15個鄉鎮46個行政村安排了620張夏秋蠶種進行了全期試養培訓,取得了夏秋蠶平均張種產繭40.5公斤、上繭率90%、解舒率68%、繅折290公斤,張種夏蠶收入1280元,中秋蠶張種收入1336元,高產的達到1872元的顯著經濟效益和養蠶高產優質成功經驗。伊川、洛寧兩縣夏秋蠶飼養取得的顯著成效和成功經驗,不僅激發了農民發展蠶業生產的積極性,而且打破了河南多年來夏秋蠶張種僅有35公斤的產量水平,充分證實了豫西丘陵山區氣候和土質都適宜栽桑養蠶,是我省發展桑蠶生產的優勢區域。
根據目前伊川、洛寧兩縣農民要求情況,在今年4500余畝新桑園的基礎上,預計今冬明春桑園面積可發展到10000畝以上,3年內桑園面積可發展到3萬畝,到2015年兩縣桑園面積可達到6萬畝,加上周邊的宜陽、新安、欒川、嵩縣和三門峽市的盧氏、澠池、陜縣等丘陵山區縣,可建成豫西丘陵山區10萬畝以上優質高效生態桑蠶生產基地,實現我省桑蠶生產真正由平原區向豫西丘陵山區的戰略性轉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