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博:棉價漲跌下的“焦灼”
始于11月中旬的棉價暴跌仍在繼續,跌幅之猛甚于當初其上漲時的氣貫如虹。
23日,棉花價格指數再跌1.7%后報收于27881元/噸。自11月12日以來,棉花價格指數已下跌8個交易日,累計跌幅已逾10.9%。
棉價一落再落結出的“惡之花”便是,使當初試圖通過囤棉來獲利的中間商的財富大幅縮水。22日,濱州沾化的花勤興語氣急速地說,他的內心很焦急,很煎熬。
棉價大跌下的“焦灼”
花勤興擁有一家小型皮棉加工廠、并仍囤有30噸的皮棉。他的焦灼與不安,源自當前棉花價格的“跌跌不休”。
周二,棉花價格指數再跌474元/噸后報收于28355元/噸,跌幅近1.7%。這已是自11月11日以來,棉花價格指數連續第8個交易日下行,累計跌幅已超過3421元/噸。
這直接反應在與花勤興緊密關聯的棉花收購價與皮棉價格上--花目前經營著一家小型的皮棉加工廠--棉花收購價決定著工廠的成本投入,而皮棉價格則關乎其收入如何。
22日,來自卓創資訊的數據顯示,目前山東地區棉籽收購價為5.8元/斤,較之今年最高時的7.2元/斤,已跌去近20%。而同時,“皮棉價格也十分不理想,目前的出廠價僅為26000元/噸。”花勤興稱。
就在不久前,皮棉價格還曾一度在短時間內躥升,直至創出31500元/噸的歷史最高點。彼時,“做衣服不如囤棉花”,皮棉價格大幅上揚所帶來的獲益空間明顯高過下游飽受人民幣升值、人工成本增加之困的實業。
花勤興即是該觀點的“秉承者”與“踐行者”。而10月27日,這位以“追逐最大利潤為己任”的生意人已經決定停售皮棉,以等待市場的進一步漲價。當時棉花在沾化當地的收購價已經扶搖直上至6.4元/斤左右。“6.4元/斤的籽棉收購價蘊含的風險已經相當大。”花回憶稱,但在當時皮棉出廠價暴漲的情況下,仍有大量貿易商“扎堆”收購棉花,皮棉廠也在“一邊停售皮棉,一邊收購籽棉。”
棉價上漲,生意亦艱難
“未來棉價上漲基本板上釘釘。”10月27日,花勤興在向本報解釋他囤棉的原因時稱,前期棉價持續大幅上揚是他看高后市、吃進棉花的底氣所在。
情況確實如此。27日的前一天,卓創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當日山東、新疆、河北以及安徽等主產區的棉花收購價均已達到6元/斤以上。而當日的棉花價格指數則報收于26205元/噸。
而事實上,棉花價格指數自9月2日開始走高以來,截至11月12日開始回落,已連續30個交易日呈上漲態勢。在近2個多月的上漲中,棉花價格指數始于18012元/噸,止于創出自棉價放開以來十年新高的31302元/噸,每噸累計上漲13290元,漲幅超過74%。
天氣原因導致的棉花大幅減產被認為是該次棉價大漲的最主要原因。9月28日,本報曾在“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濱州沾化采訪時獲悉,由于受到秋季持續陰雨天氣的影響,當地有棉花減產甚至超過50%。
9月28日,與花勤興共同經營皮棉廠的兄長花勤旺就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曾稱,因棉價持續上漲,其所在的皮棉廠就已遭遇成本上漲過快帶來的現金流不足之困,只能依靠向當地棉農打欠條來收購維持生產的棉花。另外,花勤旺還正在準備向銀行借貸200萬元以度時艱。
“賠進上百萬的大有人在”
當時,花勤旺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按照9月28日當地5.2元/斤的棉花收購價以及23000元/噸左右的四級皮棉出廠價計算,尚能“賺到微薄的利潤。”
但就是這些“聊勝于無”的利潤也在這波始于11月12日并且一直延續至的棉價的暴跌中消失殆盡。11月22日,因有一車總量達到30噸的皮棉未能及時出手,花勤興悲哀地表示,“今年的生意等于白做了。”據花介紹,隨著皮棉價格從最高點時的31500元/噸下降至現在的26000元/噸,在將近一周時間內,這30噸皮棉的價值即跌去16.5萬元。而花勤興進一步透露稱,當地因棉價暴跌損失慘重的囤棉者“比比皆是”,“賠進上百萬的大有人在”。
“對貿易商來講,雖然目前棉價帶來的風險的確在增加。”卓創資訊棉花分析師趙紅分析認為,受風險陡增影響,目前棉花全行業已陷入冷清局面,“不管是棉企還是貿易商都處在觀望之中。”
趙同時聲稱,最近國家密集出臺的以抑制物價增長過快為訴求的一系列宏調政策是促使棉價從暴漲轉為下跌的主要原因。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的抑制物價的措施中,就包括了“加強新疆棉花外運”以及“取締無照收購、無證加工棉花的行為”等調控棉價的措施。與此同時,存款準備金率在9天內連續2次上調帶來的流動性減少的作用也正在顯現。
不過,也有判斷認為,由于今年總體棉花市場仍處于供求緊張的局面,棉價后期仍然有反彈的可能。“剩下的一車皮棉我先不著急賣。”22日,花勤興悲愴地說,他雖然無法估計此輪宏調的持續時間和效果幾何,但“現在賣也是賠錢,還不如再等等。”或許,在他看來,在突然而至的暴漲與急蘧直下的大跌交構而成的棉價跌宕中,經營棉花似乎已成為一場賭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